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明确农场任务调整管理体制
第七编 史略 调整发展阶段(1963—1967)第三十章 贯彻“八字”方针 调整各种关系第一节 明确农场任务调整管理体制 一九六二年元月九日至十七日,本场召开了四级干部会议。这次会议除总、分场、生产队主管干部参加外,吸收了农、机、畜牧技术和财经人员共四百五十余名。这是建场以来规模最大...
第二节 改善经营管理,调整分配关系
第二节 改善经营管理,调整分配关系 一、实行包定奖政策 一九六二年初,总场印发了“关于农业包定奖具体实施方案”规定农业生产队超过包产指标,完成上交产品(粮、豆、肉、蛋)任务之后,将超产(粮、豆、肉、蛋)部分以60%的产值奖给职工按劳分配,10%留队积累,30%上交农场,粮豆产品...
第三节 调整生产结构
第三节 调整生产结构 一、正确处理农业同畜牧业、工副业多种经营的关系。 一九六二年以来认识到,农业是农场的主业,是发展多种经营的基础,但畜牧、工副业生产也是农场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的错误是:①在农牧并举上,重视农业,忽视畜牧;②在畜牧上,重繁殖,轻饲养;③在多种经营方面...
第一节 充分发挥机械作用
第三十一章 尊重自然规律 实行科学种田第一节 充分发挥机械作用 一九六二年共培训拖拉机手590名,康拜因手160名,中耕机手65名,在培训中,针对某些机务人员中一度出现的五风即:乱拆乱卸风,喜新厌旧风、特殊风、偷盗风、败家子风,进行了五性和五个观点教育。五性是:组织性、纪律性、准确性、对...
第二节 综合灭草
第二节 综合灭草 一九六一年,二分场四队1537亩玉米由于中耕好、灭草挣,平均亩产410斤。三队1754亩玉米,土质肥沃,措施与四队相同,但未按要求质量作业,草荒严重,每亩只收了65.9斤,证明在垦区,农业生产丰欠管理的关键是灭草,以后总结经验教训从多渠道下手综合灭草,取得了较好效果。 ...
第三节 合理施肥推广良种
第三节 合理施肥推广良种 1、一九六二年以后,把过磷酸钙由撒施改为条施,并用机器挤制颗粒肥,这对于提高产量经济用肥,发挥肥效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 此项措施对于玉米和小麦的增产幅度很大。 2、一九六二年以后,对所有旱田作物,进行了全面的品种更新。 当家品种为:小麦是松花江二...
第四节 兴修水利
第四节 兴修水利 农场在认真总结了一九六○年特大涝灾减产的教训后,进一步认识到在完达山北低湿荒原创办机械化农场,不首先解决排涝问题,丰产丰收就没有保证,于是在前几年已经积累了部分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各级领导和专业水利人员,全面勘查了全场的土地、荒原和河流,制定了根治场内饶力河、宝清河等七条河流...
第一节 抓基层打基础
第三十二章 转变领导作风 注重基层建设第一节 抓基层打基础 一九六三年元月,东北农垦总局成立后提出了“以生产队为基础”的指导思想。本场在一九六二年精简机关,精简非生产人员,充实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基础上,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整顿机关作风,提出了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群众的思想,科室人员深入基...
第二节 纠正思想工作上的左倾错误
第二节 纠正思想工作上的左倾错误 思想工作总结了过去的经验后,更为实际、扎实了,形势教育中不盲目讲“大好”,而是“任务讲清,成绩讲足,问题讲透,困难讲够。”处理问题时,解决认识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干部工作、使用与培养相结合;劳动竞赛中,政治荣誉与物质奖励相结合。 一九六三年,四级...
第三节 北京知青和四十六军复转官兵来场
第三节 北京知青和四十六军复转官兵来场 一九六三年至六五年,北京知识青年先后三批共来场六百零八名。这批青年最低的是初中文化,此外还有高中和大专学生,一部分高干子女。其中有朱德、贺龙等同志的子女和亲属。当时他们响应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来到农场,有的还是学校的尖子。他(...
第四节 调整显见成效
第四节 调整显见成效 在“八字”方针指引下,农场经济取得了稳步发展。继一九六三年扭亏为盈后,一九六四年、一九六五年获得了连续两年增产,一九六五年首次出现了两个农业“超纲连”,其中,良种连平均亩产四百一十七斤六两,一分场二连平均亩产四百一十二斤。一九六七年,全场播种三十二万多亩粮食作物,平均单...
第一节 “文革”序幕
第三十三章 “文革”开始,农场遭到浩劫第一节 “文革”序幕 一九六六年全国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很快波及到农场。五月份,在《人民日报》社论的影响下,掀起了声讨“三家村”的高潮。总场机关几天内写出大字报六千余张。六月七日总场党委研究成立了“文化革命领导小组”。该小组根据全国在“小...
第二节 两派的形成与夺权斗争
第二节 两派的形成与夺权斗争 一九六七年元月二十四日,总场机关的群众组织,以12.26战斗队、12.28战斗队和挺进战斗队等为主联合成立了“红色造反者联队” (简称联队),以67、11战斗队和遵义战斗队为主联合场直附近单位的群众组成立了“捍卫毛泽东思想工农联合造反总部”(简称工农总部)...
第三节 车队小楼事件
第三节 车队小楼事件 “六、一三”事件后总局设计院和总局(指东北农垦总局)人民武装部来农场“支左”的人员认为:“红总司是明显的保皇派,工农总部虽然大方向对,但成分不纯,亦不能称为左派。如果成立新的组织他们就支持”。在这种思想挑动下,从原工农总部中跳出一部分群众,于七月上旬成立了“红色造反者总...
第四节 “四、七”事件
第四节 “四、七”事件 一九六八年三月初,在全国实行“革命大联合”时髦口号的影响下,总团与红总司联合,在指挥部的主持下成立了“八五三农场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简称革筹组)。但不久,又分裂。三月十五日,红总司和指挥部召开八五三“革筹组”和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庆祝大会,二十二日红造总召开一千...
«
1
2
...
14129
14130
14131
14132
14133
14134
1413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