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农机合作社建设
农机合作社建设 全区有6个现代农机合作社,完成机播面积1.2万公顷,机收面积1.33万公顷,机械秋整地面积6560公顷,跨区作业5000公顷,实现收入245万元。2016年,象山农机合作社被评为省级规范社。庆丰农机合作社农产品实现网上直销。兴龙农机合作社0.25万吨粮食仓储库建成并投入使用。
农机市场检查
农机市场检查 依法整治农机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伪劣农机产品。“3-15”期间,地区农机系统联合工商、质监等有关部门开展以检查农机零配件质量为主的农机产品打假活动3次,出动人员30人次,检查经营、维修网点20余个,查处假冒伪劣农机产品130余件。
农机调度指挥中心建设
农机调度指挥中心建设 省分配大兴安岭地区农机调度指挥中心系统建设资金180万元,其中,地区100万元,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加格达奇区各20万元。资金到位后,严格招投标程序实施,地区及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加格达奇区调度指挥中心全部建设完成,待省验收。
农机技术推广培训
农机技术推广培训 争取省投资金50万元,在呼玛县实施玉米保护性耕作项目,核心示范区面积80公顷,辐射面积3333.33公顷。采取校训、乡训、送教下乡和科技大集等形式,发放宣传资料3254份(册),培训各类农机驾驶员、销售人员、修理人员、监理人员、推广人员和农机管理人员4892人次。
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治理
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治理 全年农用机动车辆新增落户535台,其中办理国家购置补贴机具大中型拖拉机落挂牌户415台。新增农用车辆驾驶员760人,培训430人。驾驶员审验换证305人,办理分证、遗补、转籍等驾证业务175人。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在加格达奇区加北乡进城口建立农村劝导站1处,设立长期安全...
农机普查
农机普查 制订方案,开展农机普查工作,出动监理员、普查员670余人次,普查涉及全区39个乡镇,600余个行政村。经普查,全区有拖拉机、收割机10 929台,其中注册登记4541台,无牌车辆6388台。驾驶员8934人,其中无证人员3994人。(孟力 供稿)
综述
岭南农业管理综述岭南生态农业示范区合作经营座谈会(岭南督委会 提供) 2016年,岭南生态农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岭南管委会”)以强化信访稳定和收费工作为基础,以调整产业结构和拓宽销售渠道为重点,打有机牌,走绿色路,发展生态农业。全年完成播种面积6.82万公顷,完成计划100%。粮食总产量...
种植结构调整
种植结构调整 将有机种植作为种植结构调整重点,从种植、加工、销售三个环节入手,以21个合作社为基础,成立大兴安岭龙北农业种植合作联社,集中土地0.87万公顷,实现统一选购种植品种、统一测土配方、统一选购化肥农药、统一安排生产机械、统一种植标准、统一开发市场和销售的“六统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完成...
惠农服务
惠农服务 简化程序,实行一站式服务。为农场协调贷款10.6亿元。按上级政策要求及时发放农机、大豆目标价格等补贴。争取农业保险政策,办理农场种植业保险1011户,参保面积6.12万公顷。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250万元维修农田道路154.3千米、路涵7道,钻打机井4眼。落实35万元小型水库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协调合作联社落实全省万亩小麦、万亩大豆“三减两增一提升”项目,全程监控有机大豆种植过程,追溯有机食品。
承包费收取
承包费收取 2016年,岭南农场粮食产量受干旱、霜冻、连雨灾害严重影响,造成大面积欠收,出现收费难问题。通过落实处级干部包片责任制,加大政策宣传及司法程序追缴,收缴宜农林地承包费2957万元,上缴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2007万元,全面完成宜农林地承包费收缴上缴任务。
粮食销售平台建设
粮食销售平台建设 岭南管委会以地区招商项目为载体,帮助农场推介农产品,引导合作社实行订单种植,拓展岭南粮食销售;帮助农场利用“线上”和“线下”销售平台,扩大销售渠道;帮助农场在域外建立销售网点,批量或小包装供货,降低营销成本;帮助农场入驻地区电商产业园等“互联网+农业”服务平台,展示销售岭南农产品...
农场管理
农场管理 制定《岭南宜农林地管理办法》。研究开发岭南农业数字化管理系统,将种植结构专项调查(绿色核查)、林下经济情况调查等6项基础数据录入系统,合同流转、承包费收缴、惠农政策落实、种植结构统计等项工作实现内网传输、汇总,实现农业信息精准化。
信访稳定
信访稳定 岭南管委会对原林田公司接收的危困破产企业3455名离退休、下岗、一次性安置人员进行排查。上调遗属生活费,自筹资金发放退休职工独生子女一次性补助费,化解矛盾,维护信访稳定。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 预防火灾,执行农场野外作业人员备案制度,与农场签订森林防火合同1510份,签状率100%。与农场逐户签订《岭南生态农业环境保护协议》,对农场农用垃圾回收情况进行检查,推广秆杆还田,杜绝烧麦茬,减少环境污染。严格“三减”工作,减少农场化肥、农药、除草剂使用量,发展生态农业。排查安全生产...
«
1
2
...
16030
16031
16032
16033
16034
16035
1603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