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乡镇农技综合服务站工作有长足发展
全省农村乡镇1157个,已建乡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648个,比上年新增76个。1992年乡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1.从事农技推广人员显著增加,过去乡(镇)推广站国家定编平均为3.5人,现在乡(镇)农技综合服务站一般都在5~7人之间,有的超过10人,有力解决了现存农技推广人员少负...
农业技术推广实现规模推进
1992年全省农业综合栽培技术项目共16项,计划推广面积6955万亩,实际完成8800.63万亩,超过计划1845.63万亩。平均亩增产59.29公斤,总计增产粮豆52.1862亿公斤。其中四大作物生产技术规程,计划推广3500万亩,实际完成4062.8万亩;四大作物模式化栽培技术,计划推...
推广应用农作物优良品种面积增加
1992年共审定推广了21种54个新品种,其中大豆6个,小麦7个,玉米9个,水稻7个,高梁1个,谷子2个,蔬菜6个,瓜菜3个。这些新品种抗病性强,推广使用后,对农业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同时,组织推广了近几年审定的丰产性较好,性状稳定的各积温带主栽搭配品种97个...
农作物种子包衣包装进一步发展
农作物种子包衣包装是近年来推广应用的一项重要增产措施和种子销售手段的重要改革。为推动这项工作,1992年初省种子局在穆棱召开了种子包衣包装工作现场会。全省种子包衣面积达到135万亩,增产效果最低7%,最高可达25%。包衣种子不但增产效益可观,而且可以防治病虫害,解决了大豆的迎茬问题,促进了...
耕地达标竞赛成效显著
1992年9月末统计,全省已积造有机肥1.15亿立方米,每亩平均1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4.4%。粪肥质量也有明显提高。据抽样化验,其有机质含量平均达到8.6%,其幅度值为6.5~12%,比上年平均提高0.6个百分点。全省送粪面积达3120.6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50%,其中秋施肥面积19...
庭院生产形势喜人
1992年全省庭院种植业的综合开发总面积已经达到81.23万亩,占全省庭院可利用总面积的53.7%,比1991年增加了3.93万亩。其中,庭院蔬菜开发面积61.67万亩;庭院果树开发面积11.9万亩;其它如食用菌、中药材等作物面积7.66万亩;庭院种植业总商品产量达24亿公斤,总收入9.8...
全省果树面积已达80多万亩
1992年,我省果树生产出现了新的转机,省委、省政府把地产果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产业。全省农村出现了果树种植热潮。1992年全省新发展各种果树15万亩,使全省果树面积达到81.5万亩。产水果22万吨,创产值2.2亿元。确定了望奎、明水、东宁、海林、勃利、泰来、肇源、佳木斯郊...
柞蚕种茧生产取得新进展
1992年全省计划400把,实际完成435.5把,比计划增加8.9%;计划产量1400万粒,实际生产1600万粒,比计划增加8%。具体做法是:1、继续认真贯彻柞蚕良种繁育制度,明确对各级种场生产的具体要求,以保证种茧生产任务。围绕“优质、稳定、高效”制定了1992年方案,以调动种场生产种茧...
统计:全省耕地面积
统计: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统计:主要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
畜牧业
赵云成:我省畜牧业又上新台阶
我省畜牧业又上新台阶 省畜牧局局长 赵云成 1992年,各级畜牧部门进一步解决思想,转变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商品畜牧业为重点,深化牧业体制改革,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科技兴牧和贸工牧一体化建设,使我省畜牧业生产出现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好局面。据统计,到年末,大牲畜存栏405。...
畜牧业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牧经济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92年,全省牧业产值达到71.59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3.45%。畜牧业从从属地位转向独立的产业,从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转向商品经济,从落后的畜牧业转向现代、高效的畜牧业。很多地市县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实...
畜牧业市场经济开始起步
1992年我省确定了全省畜牧业市场经济启动方案。《方案》提出的启动畜牧业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是:以十四大精神为指针,以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为目标,省内、国内、国际三个市场并重,多条流通渠道并举,交易市场、批发市场与期货市场相配套,以发展中高档产品为重点,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产供...
«
1
2
...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