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水 利
全省水利建设情况综述
1993年全省水利系统坚持以水利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成效很大。 到1993年底,全省共修建江河堤防10760公里;修建各类水库528座,总库容71.24亿立米,其中,大型水库15座,库容44.14亿立米;中型水库55座,库容16.70亿立米;修建各类灌区...
农 机
农机事业取得新发展
农机事业取得新发展 省农机管理局局长 姜国华 1993年全省农机工作在“科教兴农机械化工程”机制的推动下,取得了很大成绩。 一、围绕“两高一优”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机化的作用,在田间机械化生产上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在机械精密播种上有新突破。1993年,全省精少量播种面积达到3320.4万亩,比...
科教兴农机械化工程
1993年“科教兴农机械化工程”全面超额完成了“工程”中的各项任务指标,为我省“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做出了新贡献。“科教兴农机械化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推广四项农机化新技术,大型农机具更新和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三个方面。一、推广四项农机化新技术:①推广以深松为主体的耕暄技术。②推广机械精少...
推广应用机械精密播种技术
在粮食生产整个过程中,播种作业是关键环节。进入80年代,我省开始推广应用机械精密播种技术,首先从玉米作物开始,逐渐发展到大豆作物。实践表明,推广应用机械精密播种技术,节本增效的作用十分显著,明显地提高了播种作业质量,不但做到了一次播种保全苗,而且出苗素质好;节省了大量种子,减少了田间管理用...
大型农业机械更新
在金融环境趋紧,各种农用生产资料涨价的形势下,1993年我省全面超额完成大型农机更新计划。全省农村共投入更新资金1.03亿元,完成计划的164%;其中省财政补贴1000万元,县市财政补贴996.6万元,群众自筹(包括贷款)8303.4万元;更新大中型拖拉机1369台、配套农具4049台、联...
制定农业机械田间作业技术规程
为提高田间农业机械作业水平,推行标准化作业,省农机局研制了《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田间作业技术规程》,省技术监督局于1993年1月10日批准发布。主要内容为:1.规定了旱田翻地、深松、耙茬、旋耕、起垄、镇压和小麦、大豆、玉米、高梁、谷子、水稻、烟草、甜菜、油菜等8种作物田间生产全过程的机械作业的术语、...
2BT-2大豆精量点播机
2BT-2大豆精量点播机是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刘志文高级工程师研制的科研成果。它适用于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地区,自1990年鉴定以来到1993年,共推广16090台,遍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河北等省市。该机在我国同类机具中居先进水平。1993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列为国...
烟田整地机具及其工艺流程研究
该成果是由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承担的省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91年通过专家鉴定,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1993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被列为全国烟草行业重点推广项目。 该成果解决了过去烟草生产耕层浅,土壤板结、施肥方法不合理、肥效低等技术问题。实现了烟草种植的机械化、规范化、标准化。采...
统计:农业机械及农产品加工机械拥有量
农业科研
水稻“合江19号”获国家发明奖
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水稻品种“合江19号”,1993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该品种于1966年以日本品种“虾夷”为母本,“合江12号”为父本杂交,1969年又以该组合的F3代株系6616-1为母本,日本品种“水稻”为父本杂交,经多年系谱法选择培育而成。该品种具有矮秆、多蘖、小穗、叶片上举、...
优质小麦的科技开发
省农科院按着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需要,调整和组织科技力量,加速优质小麦等品种的推广、普及。该院从建立优质小麦专用品种生产基地入手,与面粉厂联合开发,解决了小麦品种优质不优价的问题,调动了农户种植优质小麦的积极性。实行产、加、销对接,科工贸紧密结合的方法,1993年取得很好效果。以拜泉制粉...
大豆重迎茬减产机理及对策研究
大豆是我省的优势作物,近年来受市场拉力的驱动,种植面积猛增,重迎茬面积比例不断上升,如何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大豆重迎茬问题,是摆在科技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1993年省农科院成立了由院长许忠仁为主任的大豆专家委员会,围绕生产上的实际问题开展协作攻关,取得初步成效:(1)重迎茬危害普遍存在。但在不...
«
1
2
...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