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彩页3
彩页3
彩页4
彩页4
彩页5
彩页5场部办公楼职工之家小学教学楼
彩页6
彩页6微波发射天线汤原农场荣誉
彩页7
彩页7水利灌溉干渠老干部打门球中小学生运动会
彩页8
彩页8物资门市部开业土壤化验
彩页9
彩页9著名女作家丁玲探亲水稻育秧炮团高射炮分队
彩页10
彩页10
第一节 地理位置
第一编 概述第一章 自然概况第一节 地理位置汤原农场位于小兴安岭南麓,松花江下游北岸,属于黑龙江省汤原县境内。地理座标为东经129°45′——130°07′,北纬46°45′—— 46°59′。东西长27.5公里,南北宽23公里。东与汤原县望江乡文俊、四合、再旺等村屯交错接壤,南临松花江,西南...
第二节 土地、土壤
第二节 土地、土壤土地 汤原农场地处小兴安岭余脉丘陵地带,海拔最低86米,最高200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呈波浪形状,地面坡度为1/20—— 1/5000,岗洼相间,山地、平原、丘陵兼有。土地划分为四类;山坡地 9,742亩,占总面积的5%,漫岗地107,049亩,占55%,平地40809亩,占2...
第三节 气候
第三节 气候汤原农场地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气候的基本状况是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气候严寒而于燥,夏季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温暖而湿润;春秋两个过渡季节则介于冬夏之间,但春季雨少,风大,常有干旱,秋季多晴,降温急剧,常有霜冻。 气温 历年平均气温为2.3℃—2.4℃。最高年份可达4...
第四节 水流、河川
第四节 水流、河川汤原农场属松花江流域,江水由西向东沿场境南端流过。第十生产队紧靠江边。较多利用她丰富的水利和水产资源。 农场境内共有六条发源于小兴安岭的大小不等的河流由西北向东南贯穿场境。这些河流是: 格节河 发源于小兴安岭鹤立山南麓,全长61公里,流域面积443平方公里,经过我场第八、九...
第五节 物产、资源
第五节 物产、资源农场以出产小麦、大豆、玉米为大宗。开荒建场定型后,在发展多种经营,多种种植的方针指引下,逐渐发展工、副、畜禽养殖业和种植经济作物,如亚麻、甜菜、瓜果、蔬菜和水稻等。 畜牧业产品有牛、羊、猪、鸡、鹅、鸭、禽蛋、牛奶等,有少量的貉、兔和鱼。 副业有木耳、蘑菇、编织。 工业有砖、...
民族、人口
第二章 民族、人口民族、人口民族 全场人口构成以汉族为主,占97%。其余为少数民族,有朝鲜、满、蒙、回、瑶、土家族等。 人口 建场初期的1970年,全场有人口1230人。经十五年的变化,包括自然增长,迁出、迁入,现已增至6624人。其中:男3375人,女3249人。有户数共1,650户。场部...
第一节基本情况
第三章 农场现状第一节基本情况1970年建团时,直属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名称为第六十三团,主要任务是战备值班。接收十七团移交的土地房屋及部分人员后,1972年全面转入生产建设。1976年撤消兵团,改成农场建制,恢复汤原农场名称,隶属宝泉岭农场管理局。 初期,接收耕地94,675亩,以后逐年开荒...
«
1
2
...
7008
7009
7010
7011
7012
7013
701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