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统计:农村基层组织和劳动力
统计: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统计:主要农产品产量
统计:各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统计:各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数
种植业
概 况
1995年,全省经过上下共同努力,战胜了春涝、伏秋干旱、早霜等严重自然灾害,农村各业全面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71.3亿元,比上年增长8.9%,农业增加值390亿元,增长7.5%。 1995年,全省农村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两高一优”农业,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按照产业化要求组织生产,...
农业丰收计划
1995年,共有67个县(市)参加丰收计划的实施,累计落实项目109个,落实面积4472.2万亩(其中包括部级丰收计划347万亩),约占全省总播种面积的32%,比上年增加331.2万亩。其中小麦面积436.9万亩,大豆1301.3万亩,玉米2024.2万亩,水稻566.3万亩,杂豆81.4...
农业科技大集
1995年2月16日(农历正月16),由省农牧渔业厅、哈尔滨市政府、呼兰县政府联合举办的第三届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大集在呼兰县城正式开集。大集期间举办了产品展销、科技讲座、技术咨询、农业科技成果展览、书法绘画展、彩灯展、秧歌表演等活动。呼兰县及周围市县农民10万余人赶集购物,各部门共设展销摊床...
博览会获奖产品
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于1995年10月在北京农展馆举行,我省共有22种产品获金奖,30种产品获银奖,26种产品获铜奖。其中,农作物获奖产品是: 金奖:黑引优2号(小麦)、钢91-46(小麦)、金都牌营养强化米(大米)、东京城大米(大米)。 银奖:黑引优1号(小麦)、垦农4(大豆)、黑龙35...
种子包衣
种子包衣是以种子为载体,将种衣剂均匀地包在种子上,固化成一层药膜,不易脱落。种子包衣技术是当前国际上农作物良种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能够有效地防控作物苗期多种病虫害,促进幼苗生长,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作物产量,具有无公害、省种省药、省工省时,降低投入等功效。 我国目前使用的种衣剂为农...
无污染农产品开发
无污染农产品,是指没有受到对人产生有害后果的物质污染的农副产品。1994年4月,经省编委批准,成立了黑龙江省无污染农产品检测中心。 1995年,“检测中心”向省商标事务所申办了无污染农产品证明商标的登记注册和产品受理范围手续。3月份,省农牧渔业厅发布了《黑龙江省无污染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
玉米大垅双行覆膜技术
玉米大垅双行覆膜技术,简称“大双覆”。我省地处高纬度地区,热量资源不足,是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为突破这一限制因素,推出了大垅双行覆膜高产技术。玉米“大双覆”的技术要点是“伏秋整地,南种北移,大垄覆膜,密植间作,坐水增肥,精细管理”。其主要技术环节,一是选择高产良种,南种北移。目前保...
水稻超稀植栽培技术
水稻超稀植栽培技术是在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基础上,结合现代光合理论发展起来的一项高产再高产的栽培技术。是通过稀播育壮秧、大苗超稀栽培,充分利用分蘖成穗,增加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的途径来提高水稻产量的栽培新体系。 该项目于1992年被定为省重点示范推广项目,到1994年已累计推广301...
种子“南繁”
我省充分利用海南岛冬季“天然大温室”的热量效应,加速培育繁殖农作物良种。自60年代以来,全省已累计南繁面积7.5万亩,4900人次。近些年每年南繁面积稳定在3000~4500亩,生产种子30~40万公斤,为保证我省的种子生产和农业生产用种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1 年我省制定了《黑龙江省“...
«
1
2
...
852
853
854
855
856
857
85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