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新增三条航线,航班密度加大
1986年,省民航局先后开辟了两条新航线,恢复了一条航线,使哈尔滨机场原有10条航线增加为13条航线,航班由原每周21个班次增加到33个班次。 新开辟和恢复的3条航线为:3月,新辟哈尔滨至天津航线,每周1班,实现了哈尔滨与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的直接通航;同月,新辟哈尔滨—牡丹江—沈阳—北京...
哈尔滨机场1986年航线一览表
提高服务质量,方便旅客货主
1986年,省民航局加强经营管理,改善服务条件,采取多种改革措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方便旅客和货主。 1.开展取送货物上门,送票上会服务。全年为哈尔滨市内货主取送货物上门服务6000余件,热心为货主免费修理各种包装300余件。哈尔滨机场售票处全年延长营业时间早晚售票6400余张,为全国各地在哈尔...
通用航空生产飞行时间居全国首位
1986年,省民航局组织并保证了来自广州、上海、北京、沈阳等地民航局的95架专业飞机在省内的近百个航空基地执行林业航空、农业航空、工业航空、牧业航空、科研航空、专包机等多项专业生产飞行任务。全年完成专业作业飞行时间达8436小时,为计划的187.4%,比上年多3652小时,占当年全国总通用航空飞...
邮 电
邮电业务量和业务收入持续上涨
1986年,全省邮电业务量持续、稳定地发展,全年完成计费业务总量12533万元,为年计划的105.3%,比上年增长11.6%。在全国同行业中,我省是13个邮电业务总量超亿元省(市、区)之一。其中,中央国营完成11293万元,占年计划的105.6%,比上年增长11.8%,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重点通信建设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1986年,是我省邮电重点工程项目开工最多,进度最快的一年。 1.哈尔滨长途通信枢纽工程,是我省最大的通信建设项目,是传递长途电话、电报、传真通信的综合通信枢纽工程。于7月10日正式破土动工。11月26日,完成基础部分施工和微波塔桩基础底板工程,完成投资370万元(超额完成70万元),施工质量达...
通信能力有较大增强
1986年,全省安排了53800门(含上年结转工程)市内电话装机工程,其中,有60%安排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全年完成市话设备装机33900门,纯增设备容量21670门,比上年增长55%。市话放号12500个,比上年增长19%。其中,哈尔滨市放号2773个。在全国邮电行业中,1986年我省市...
邮电新业务
为满足社会需要,邮电部门积极开办一些新业务,受到用户欢迎。
邮政储蓄
我省邮电服务网点遍布城乡各地,农村88.5%的乡(镇)都设有邮电分支机构。全省城乡邮电局、所的平均服务半径为9.6公里,营业时间长,节假日不休息。为发挥这一有利条件方便群众,根据邮电部统一部署,开办了邮政储蓄业务。6月1日,哈尔滨、佳木斯。牡丹江三市五个邮政储蓄点首批开业。到年底,共开办1...
哈尔滨140线用户电报交换机开通使用
我省第一个用户电报交换系统于1986年1月25日割接成功,经10天试运转,设备状况良好。2月6日正式投产使用。到年底共有电报用户78户。用户电报是国内外用户之间使用电传打字机,通过邮电局交换设备和电路进行直接通报的一种通信方式。它与公众电报的区别在于,无须经过邮电局营业受理、发报、收报、译...
哈尔滨至省内各地区、市高速公众传真网
开通为满足用户进行真迹传真的需要,1986年7月,哈尔滨至各地区、市开通了高速公众传真业务。用户可到当地电信营业厅电报窗口办理传真业务,邮电局将用户原稿真迹传送至对方局投递给收件人。可以直接传真各种文字、表格、图纸等、具有传递速度快,通信质量好,方便、准确的特点。 (张童林)
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邮电通信领域
为加强邮政汇兑业务的管理,缩短汇兑稽核的处理周期,我省邮电科研所设计、研制的“汇兑稽核业务计算机处理系统”于11月13日在哈尔滨通过了部级鉴定。该系统采用了在线多终端输入和全省处理方式等先进技术,具有实用、稳定、可靠等特点,与人工处理相比,功效显著提高,为尽早发现汇兑管理中的弊端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商 业
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
«
1
2
...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