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一节 机构沿革 一、八五三农场五分场时期(1958~1969年) 红旗岭农场的前身是八五三农场五分场,五分场于1958年 1月开始组建。1958~1959年,五分场副场长张克法负责机务工作,1959年八五三总场修配厂厂长田建林(部队转...
第二节 农业机械
第二节 农业机械 1958年初,分场的机务队伍以铁道兵和转业官兵为主体。农业机械一部分是铁道兵部队退役的旧拖拉机,全部是外国车,主要机型有K凸—35(匈牙利)、斯大林—80、100(苏联)、DT—413(匈牙利)、K—55(西德)、K—...
第三节 机械管理
第三节 机械管理 国营农场在建场初期,机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沿袭了苏联国营农场的一整套管理方法和技术规程,虽然有些内容繁琐,不完全适合我国国情,但总的管理制度是系统的,能够保证田间作业的标准化。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砸烂了“条条框框”...
第四节 机械化作业
第四节 机械化作业 农场大部份耕地位于平原地区,大部分土壤是草甸黑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具有大型农业机械作业的优越条件。但是,由于建场较晚,并沿袭 50年代建场的“五边”方针(边开荒、边生产、边建设、边积累、边扩大), 农田基本建设十分缓慢落后,再加上机务人员由各场抽调,人员来自四面八方,所以...
第五节 农机革新与维修制造
第五节 农机革新与维修制造 一、农机具技术革新 在国营农场的发展过程中,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为提高农场机械化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解决了生产中的很多燃眉之急,并为农业机械的发展闯出了新路,有一部分后来定型农机产品,最初都来源于农场的技术革新成果。农...
第六节 农机更新
第六节 农机更新 1995年以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变化,机具的性能发生了变化,因水田大量的开发,机具从单一的旱田机械变为水旱两用机械。 农场更新部分主要机具表 ...
第七节 农机监理
第七节 农机监理 一、机 构 根据农总机字〔1985〕9号文件精神和管局农机安全监理会议精神,1985年4月正式成立黑龙江省红旗岭农垦农机安全监理所。农机科和农机监理所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所长由农机科科长兼任,监理员由农机科工作人...
第八节 晒场机械化
第八节 晒场机械化 建场25年中,前15年都处于肩抬手装背扛的状态中,农工要扛着85公斤的麻袋上6~7米高的跳板入粮囤,装车、集、摊、晒、检斤等作业,全靠人海战术,每到收获季节,工人要从天亮干到天黑。坚持12个小时的繁重体力劳动,有时遇到阵雨,更是钟声四起,全村男女老少齐出动,友邻单位紧急支援,...
第九节 机务人员培训
第九节 机务人员培训 建场以来,农场一直十分重视技术培训工作,每年都要举办冬训班,进行农机理论学习,使一批又一批外行变成了农机队伍的技术骨干,使农业机械的使用、保养和农机运用技术逐步提高,形成了一支懂理论、会操作、精管理的实力雄厚的农机专业队伍,这支队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农场农业机械化事业由...
第三章 水利
第三章 水利 红旗岭农场的河流属乌苏里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挠力河、七里沁河、越岭河、大牙克河。场内水资源十分丰富,现有水资源总量11.03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0.91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0.12亿立方米。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年平均分配不均匀,加上耕地又多处于低湿易涝地区,导致洪...
第一节 机构
第一节 机构 1958~1969年,八五三农场五分场生产办公室,设水利技术岗位,訾书贤任技术员,负责水利设计,由分场统一组织施工。 1969~1974年,团水利工作归计划股负责,股长赵长青;水利技术员亢庭珍、孙柏林,测绘员门一珍、耿广军。团下设一营,营生产办公室水利技术员訾书贤负责水利业务工作...
第二节 防洪工程
第二节 防洪工程 流经红旗岭农场的河流有4条,沿岸有大片的低洼易涝地,为防御洪水的危害,农场在4条河流两岸按规划设计修建了防洪堤。截至2005年,建成堤防有挠力河防洪堤、七里沁河防洪堤、越岭河防洪堤和大牙克河防洪堤,总长度125.17公里...
第三节 蓄水工程
第三节 蓄水工程 一、第一管理区第一作业站水库 第一管理区第一作业站水库属于小Ⅱ型水库,位于农场东风岭南,沿宝饶公路 3公里、往东 1公里的山谷内。该水库曾在1958年无设计的情况下,草率修建,坝堤未成,基底未清,修成堤坝平均高达一...
第四节 排水工程
第四节 排水工程 建场以来,在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方面,以农场水利规划为依据,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踏察、测量、设计、施工,在上级党委和农场党委的领导下,经过广大干部、职工的艰苦奋战,至2005年农场基本上解决了截住山水、挡住外水、排出...
第五节 引水工程
第五节 引水工程 农场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内有七里沁河,外有越岭河、挠力河界河,平原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山区水库较多,对农田灌溉用水十分有利。由于农场建场初期以截山水排内水为主,近14年来,主要以治涝、防洪为主,适当地逐步考虑农田灌溉。197...
«
1
2
...
14144
14145
14146
14147
14148
14149
14150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