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雨
雨 郭力 五月节前的一个上午,讨人厌的太阳早早地吊起来烤人。场部静悄悄的,各科室的门都关着——人都和太阳争水去了。抗旱斗争,压倒了一切。 各科室的门都关着。太阳报复似地用三倍的热力直射总机室。电话员小曾一个人守着交换台。她感到十分闷热,把窗户和门打开,通通风。风不大,太阳脚却伸进来...
回乡
回乡 张抗抗 北京牌越野吉普车驶过再有十天就将不再被允许通行的天然公路一一冰封的松花江江面,进入了蓝天空阔、原野无际的国营农场境内,远远地望见了那一片我们曾经住过多年的红瓦房。 我曾在这儿生活过,可现在我觉得它是那么遥远、陌生。 鹤立镇东头的木大桥已经建成一座坚固的水泥长桥了...
1952年
第四章 鹤立河农场历史大事记(1952年—1978年)1952年 8月,由场长胡林祥同志主持工作,在东分场(现新华农场17队,原梧桐河农场一个分场)开始筹建鹤立河农场。
1953年
1953年 3月,由梧桐河农场、岔林河农场调来一批管教干部押着598名犯人,在组成了场的党和行政领导班子之后,正式宣布鹤立河农场成立(于鹤立镇东)。即黑龙江省第四劳动改造管教支队。 春,由外地调来一批机务人员及农机具。 4月,自江西、河南遣送犯人1900名,同时调入一批管教干部。并...
1954年
1954年 4月,自湖南、江西遣送犯人1,320名。至此,全场在押犯人共计4,523名。同时,从湖南、江西调进一批管教干部。 9月,总场成立畜牧科;在二分场北面建立畜牧场(即今畜牧队),畜牧业从此得以相应发展。
1955年
1955年 春,新建五分场(即十四队)。
1956年
1956年 秋,农场工会成立,命名为“中国农业水利工会鹤立河农场工会委员会。”工会主席陈云升,干事四人。同年秋,召开第一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8月,山东省第五管教支队部分管教人员押解一批犯人来场。 冬,犯人“新生报”创刊,油印套色,四开不定期刊(后为两开)。1962年改为场党委机关...
1957年
1957年 4月28日,召开了首届党代会。会上,选举产生了场党委委员会,并对57年农业生产提出了措施。 秋,农场召开第二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利用地理自然条件,把鹤立河侧岸的起伏丘陵地带,重修了葡萄串式的连池水库(即今五大连池),引进鹤空河水,成为二、五分场水田用水的主要水源。在四...
1958年
1958年 春,在全场干警、职工中,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整风学习和反右斗争,随后进行了总路线教育。 春,场部建立第一所小学校。 9月,召开全场群英会,会期三天,三百余人受表彰奖励。省农业水利工会副主席XXX参加了大会,合江劳改局张月明局长亲临大会、并致贺词。 秋,由哈市监狱及部分...
1959年
1959年 春,新建场部“东方红会场”,建筑面积1320平方米,860个座席。 八月,农场职工子弟中学成立。 夏,新建造纸厂,并派干部、技术人员到外地学习造纸技术。 10月,国庆十年大庆时,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全场特赦了一批已改恶从善的犯人(分三批进行的)。在东方红会场举行特赦...
1960年
1960年 9月17日,五分场南边松花江堤决口,引起一场特大洪涝灾害,现在的二十二队十九队、十七队、十四队及十三队的部分土地全部被淹。当时五分场场部,水深约一米。场长胡林祥亲临现场,在五分场砖窑顶上建立了指挥部,及时地把灾区的人员、物质、牲畜等撤送到安全地带。由于组织得当,指挥有力,使国家财产...
1961年
1961年 扩建木材加工厂,改设厂房安装带锯。
1962年
1962年 春,由原来五分场的作业站,扩建成立六分场、东分场两个分场(今19队、17队)。 三年困难时期,犯人粮食定量减少,加之劳逸结合做得不够好,前期生活管理跟不上,犯人外出劳动,偷吃带皮的水稻,难以消化,致使犯人死亡现象严重。
1963年
1963年 扩建鹤立修配厂,新建厂房一栋。
1964年
1964年 春,在鹤岗、鸡西两市,招收140名知识青年来场,作为干部的后备力量。 全场开展社教运动,从外场派来了上百人的工作队,每个分场都进驻六至十人工作队员。科级以上干部,下楼洗澡,人人过关;一般干部,顺水洗手,一个不漏。
«
1
2
...
14422
14423
14424
14425
14426
14427
1442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