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节 自然灾害
第六节 自然灾害 建场37年来,旱、涝、风、霜、病、虫等自然灾害,几乎年年都有,只是发生程度不同。据现存资料表明,总的看是旱灾多于涝灾,从灾情看是涝灾重于旱灾。其他自然灾害损失较小。 一、旱灾 肇源农场地处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地区,因此十年九春旱已成惯例。建场以来,大的春旱有如下几个年份:1...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二章 农机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52年以前,农业生产机械主要是古老的传统木犁,犁耙点葫芦等。1950年增添了苏式农具。如畜力双轮双铧犁,畜力十行播种机,畜力摇臂,捺背收割机等。因此农场没设专门农机管理机构,也没有专职管理人员。 1953年农场由县营改为省营后,从查哈阳农场调来5台链轨拖...
-
第二节 农业机械
第二节 农业机械 1952年以前,除古老的木犁、耕犁外,还有部分苏式畜农机具。其中双轮双铧犁5台,苏式十行播种机9台,苏式捺背和摇背收割机4台,脱谷机一台,还有其它畜力牵引的丁齿耙,镇压器等。 从1954年到1959年,又先后调入了苏联BT—54型、匈牙利DT—413型、斯大林—80型链轨...
-
第三节 机务队伍
第三节 机务队伍 农场的第一批机务工人是1953年从查哈阳农场随车调来的18人。1954— 1957年还有部分省北安农机校、鹤立农技校分配来的毕业生,以及从场内青年农工中提拔的机务学员,这些人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刻苦钻研技术,是建场初期机务战线上的主力军。1958年成立了技工校,大部分学员...
-
第四节 机务管理
第四节 机务管理 拖拉机进场初期,由于技术水平不高和管理制度不严,机车事故时常发生,损失严重,仅以1955年为例:全场3台“德特”就炸毁缸盖5起,曲轴损坏2组,5台“热特”就烧坏变压器6个。二队C—6康拜因,因安装失误,一次就打坏齿轮 6个。由于不认真贯彻机务操作规程,片面强调生产任务,勉强...
-
第五节 农机修造
第五节 农机修造 1954年前,场部只有一个用仓库改造的简单修理所,举架低,光线暗,冬季检修时,煤烟、油气混杂,条件十分艰苦。烘炉、翻砂、电焊等简单设备,只能承担不太复杂的工艺。在这种条件下,工人们仍然坚持工作,完成检修任务,保证生产。 1955年在场部地区建起了修理厂主修厂房,当年冬检时...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三章 水利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66年以前,农场没有专设水利工程建设的职能部门,也没有专业队伍,只是在农闲时组织人力,进行突击式的大会战。水利工程建设的日常工作由基建办公室负责。1967年春成立了一个有2台推土机,17名职工干部的水利工程队,在生产组直接领导下进行施工。1971年后,推土...
-
第二节 水势
第二节 水势 肇源农场位于嫩江下游冲击平原,东部和北部为新站乡土岗环绕,西面和南面有嫩江防洪堤,场内形成一封闭式洼地。除场部和六队居民区略微凸起外,整个地形自西向东坡降,北部沟泡、小岗错综排列,每逢雨季,水流汇集成灾。场区大部分耕地为草甸土,透水性能差,一旦成灾,农田就会大面积绝产。 农场...
-
第三节 农田基本建设
第三节 农田基本建设 旱、涝两大自然灾害使农场广大职工吃透了苦头。1957年江水上涨,内涝成灾,防汛抢粮齐头并进,虽多是堤坝幸存,家园可保,但粮食损失很大,许多小麦泡在水里发霉发臭。1960年,又是内涝成灾,积水不退,麦收推至封冻冰上作业,大豆受淹,只有顶端结个小荚。秋翻无法进行,给下年生产...
-
第四节 水利工程
第四节 水利工程 到目前为止,全场共有水利工程建筑物(桥梁、涵洞、闸门、电站)947座。其中电力排灌站,二级提水站各一座。用水与排水渠系总土方量为425万立方米。 电力排灌站建在一队西南方的嫩江防洪堤上,总设计流量为9立方米/秒,6台机组。二级提水站建在二队前面,设计流量为4.2立方米/秒...
-
第五节 水利建设效益
第五节 水利建设效益 农场水利工程建设是本着先易后难,先小后大,先当前后长远的原则进行的,因此农田的受益面积也是逐年增加的。 1968年排灌站正式使用后,正值春旱,由于当时田间工程尚不配套,不能进行大面积灌溉,只能是从干渠抽水到田间,这年全场埯种玉米10 221亩,大部分是坐水点籽,对抗旱...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四章 畜牧 渔业第一节 机构沿革 建场初期,农场的牛、马等大牲畜多是役畜,少量食用的猪、羊都分散在生产队饲养,没有专设管理部门。1950年在肇源县领导下建起鲇鱼沟畜牧分场 (1955年省农业厅国营农场管理局在向新组建的省国营农场管理厅移交过程中,将该项划归肇源县。1960年,在贯彻中央...
-
第二节 畜牧生产
第二节 畜牧生产 一、猪 建场初期,养猪数奏量较少,到1954年,生猪年存栏仅有170头。 1955年成立专业养猪队(当时称畜牧一场)。为了提高品种质量,1956年引进“哈白”种猪60头,1957年又引进“苏白”种猪30头,到1957年底,生猪存栏数达1 453头,(以下引用数均为公养,...
-
第三节 渔业
第三节 渔业 建场初期,农场没有专业养渔业,只有二三只木板船在嫩江上捕捞,除供食堂食用外,只有少量出售。1960年成立专业捕鱼队,隶属第一生产队;当时有渔船5只,12名船工,为便于工作,在嫩江的“伊里契”口岸建立网房一栋(三间土平房),扎渔亮子一处,每年可捕鱼5 000多公斤,1966年建立...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五章 工副业第一节 机构沿革 肇源农场的工副业生产,是以农场的生产生活服务为目的发展起来的,从建场到60年代末,没有专职机构。粮米加工、农机修造等工业,由生产部门主管,制砖、制材由基建科领导,烧酒、皮革由所在生产队负责,被服、理发等服务行业由办公室直接管理。1972年初,成立工业交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