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彩页12
彩页12 职工业余文艺演出 家庭病床 电视塔 场直幼儿园小朋友 农贸市场
彩页13
彩页13 果园 农田林带 猪群 养鹿场 水库捕鱼
彩页14
彩页14 荣誉录
彩页15
彩页15 荣誉录
彩页16
彩页16 曙光农场
序言
序言序言序言曙光农场是黑龙江省最早的国营农场之一。 我从l949年直到现在一直在曙光农场工作。 建场时住帐棚马架,挖水井,人力开荒,风餐露宿含辛茹苦的生活,回忆往事,历历在目。经40年的艰苦奋斗,建设成为机械化的国营农场,商品粮生产基地,正向农工商联合企业发展。纵观农场的发展历程,有顺利的阶段,...
编下续
第一编 概述编下续编下续沧海桑田,世代更迭。 曙光农场地区古代就有中华民族的先人在这里生息。《桦南县志》记载:息慎族是居住在这—地区的古老民族,随着历史的发展,息慎族也不断演变,至清代称为满族。 清朝中期,汉族等民族移入这—地区。 日本帝国主义,伪满洲国,国民政府曾侵略和统治过这—地区。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第一章 自然概况第一节 地理位置曙光农场位于黑龙江省桦南县境内,场部在县城西北方向9公里处的半截河子。地理座标为北纬46°13′—48°23′,东经130°17′—130°39′,处于松花托下游完达山余脉延续地带。海拔108—240米。 场区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8公里(不包括8、9、10队)...
第二节 地形土质
第二节 地形土质场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呈现—条由东向西倾斜的鱼脊形。 全场土地面积26万余亩,其中耕地16万余亩,其余为荒山、林地、水域或牧地等。分为岗坡地和河谷平地两类。岗坡地面积18.3万亩,占总面积的66.8%,坡降为1/10—1/200地下水埋深在50米以下。河谷平地面积8.1万亩,占...
第三节 河流
第三节 河流场内岗间溪流有火烧沟、五牛河、半截河等,流入八虎力河。 流经场区河流有八虎力河、松木河、倭肯河。 八虎力河源于桦南县境内完达山脉的哈尔哈山西面,横贯场内15、14、13、11、7等队,汇入倭肯河。沿河深冲浅淤均有,受季节影响,旱季水少,汛期洪水泛滥,危害两岸耕地。自1970年9月上...
第四节 气候
第四节 气候场区属大陆性季风。春季多东南大风,蒸发量大,土壤失墒迅速,故有“春雨贵如油”之称,又是防火的重要季节。冬季多西北风,且有本地所称的“大烟泡”即暴风雪。历年平均风速4.1级(1956—1987。本节“历年”时限同)。最大风速曾达40米/秒,(1956年4月14日)。场区地处漫岗,居高迎风...
第五节 资源物产
第五节 资源物产本地区于四十年代末期开始大规模开发,本地物产随着地区的开发而变化。三十年代前人烟稀少,荒山野岭草原有狼、虎、狍、鹿、狐狸、黄鼠、松鼠等野兽。野鸡、水鸭、鹌鹑等野禽。自然鱼类有鲤、鲫鱼、黑鱼、粘鱼、泥鳅、鲢鱼等。俗语说“棒打獐子瓢掏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是对当时野生动物的真实写照。...
第—节 沿革
第二章 沿革 行政区划第—节 沿革1948年8月,合江省政府在桦南县境内的大洼屯建立桦南农场。1949年5月11日,合江省与松江省合并称松江省,农场归属松江省政府,定名为国营桦南机械农场。 1949年9月17日,东北军区政治部在桦南县孟家岗建立解放三团农场。1952年3月农场交松江省管理,定...
第二节 领导机构
第二节 领导机构领导机构的设置各个时期有所变动。建场初期机构简单,随着农场发展逐渐增设,以适应生产和经营管理以及政治思想工作。兵团时期是按军队的编制建立机构。撤销兵团后恢复原农场机构,近几年农场体制改革机构变动,减少科室,成立公司。 1954年曙光农场领导系统 ...
第三节 场部
第三节 场部1953年两场合并时,场部暂在孟家岗,是年冬搬迁到半截河子。 半截河的由来,因—条半截河床而得名。 历经40年的建没发展,现已具小镇规模。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5000余人,1000余户。是农场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的中心。 附近有朝鲜族人居住。
«
1
2
...
7126
7127
7128
7129
7130
7131
713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