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曙光人民公社
第三节 曙光人民公社在大跃进的形势下,“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应运而生。曙光人民公社于1958年11月20日建立曙光农场与附近的社队组成一个公社,主体是国营曙光农场,是农、林、牧、副、渔,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组织。宋俊才场长兼社长,党委书记于士祥。 曙光人民公社既是场...
第四节 建立分场三级管理
第四节 建立分场三级管理 1959年10月,农场由二级管理改为三级管理体制。总场场长陈凤林、副场长宋仲石、孙洪武、徐洪福,党委书记于士祥、副书记王守斌。总场下设三个分场。 一分场场部设现在二队,场长钟永祥,副场长张云峰、张汉民、朱连祥、王培跃,总支书记王建元,副书记蔡成山。辖四个生产队:一队(现...
第五节 合资兴办桦光耐火材料厂
第五节 合资兴办桦光耐火材料厂在大跃进大办工业的浪潮中,1958年6月开始兴办耐火材料厂,桦川县投资60.08万元,曙光农场投资11.92万元,合计投资72万元,取桦川县“桦”,曙光农场的“光”为名“桦光耐火材料厂”。干部由双方派进,场派去19名干部都是转业军官。工人是当地集中社一队、二队的社员并...
第六节 虎山作业区的进出
第六节 虎山作业区的进出虎山作业区原是八五一○农场的第四作业区。于1963年12月移交曙光农场。 移交时接受干部68人,其中党员48人。耕地面积34,567亩,其中一队11,460亩。二队6,870亩,三队13,635亩,副业队900亩。虎山地处山区,土地瘠薄。1964年生产粮豆453.6万斤,...
第一节 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第四章 东北农垦总局时期(1964~1967)第一节 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11月东北农垦总局成立(简称“东总”)曙光农场刚渡过了三年自然灾害,在“东总”的领导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建立稳产、高产的全面机械化的社会主义大农业,农场得到了生机,出现了新的...
第二节 开展“五好生产队”运动
第四章 东北农垦总局对期(1964~1967)第二节 开展“五好生产队”运动开展以“五好”为内容的比、学、赶、帮、超运动。“五好生产队”的条件是:政治思想好:三八作风好;生产建设好;经营管理好;生活安排好。场建立领导小组,它的职责;制订评比条件和方法,组织检查评比,总结推广经验。队的领导小组具体...
第三节 建立机械化生产队
第三节 建立机械化生产队1963年根据农垦部关于建立一批机械化生产队的指示,场确定5、6、7队为首批机械化生产队,1964年又增加第二队,到1965年全场普及了机械化生产队。 机械化生产队的建设,由国家统一按计划调拨机械,使农机具配套,生产上要达到三个指标,即亩产200斤;生产率(每个农业工人生...
第四节 贯彻《五条》和《十六条》
第四节 贯彻《五条》和《十六条》为了改革国营农场经营管理,中央批转了农垦部党组提出的“五条”(简称农垦五条)。农垦部根据五条又制定了“十六条”(简称农垦十六条)。农场根据这些精神推行了包、定、奖等若干经济政策,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包、定、奖政策。 农业生产队完成国家产量...
第五节 给农村人民公社代耕
第五节 给农村人民公社代耕1965年与桦南县协定,农场第五生产队担负五道岗公社桃源大队代耕试点任务。 桃源大队有五个生产小队,196户,总人口1080人,男女劳动力274人,总耕地面积7620亩,役畜102头,平均每个劳动力担负面积32.7亩,每头役畜担负面积74.8亩。第五生产队代耕面积3,6...
第六节 开展计划生育工作
第六节 开展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是从1963年开始发展起来的。全场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克服了很多阻力,取得了很大成绩。1966年5月东北农垦总局在场召开了计划生育工作现场会,场党委和2、4、10队在会议上做了经验介绍。 截止1966年2月止、全场做了结扎绝育手术的男性594人,女性27人。共62...
第七节 三去“九站”学习
第七节 三去“九站”学习1964和1965年,场组织三次学习参观团去吉林省九站农业科研所参观学习。对建立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农田、建设样板田和科学试验活动学到了经验。结合场实际,主要解决三个思想认识问题。 一、瘠薄的土壤经过努力,能建成高产稳产农田,首先要思想解放,坚定信心,下苦功夫,长期努力,...
第八节 面上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第八节 面上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面上的社会主义教育,简称“社教”,分“点”“面”两种形式,“点”是由上级党委确定试点的单位派进工作队,不是试点单位进行“面”上的“社教”,由本单位组织进行。 场“面”上的“社教”运动是从1964年3月5日开始,到3月23日基本结束,历时19天。 运动分为两步,一...
第九节 学习毛主席著作
第九节 学习毛主席著作 学习毛主席著作形成运动长达十多年。曙光农场学习毛主席著作是1964年5月开始的,直到1977年止。根据解放军的经验,要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学习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方法,一读二议三对照四行动。《为人民服务》、《纪念自求恩》、《愚公移山》三篇文章,成...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
第五章 “文革”和兵团时期(1968~1975)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的经过 1966年6月初开始进行文化大革命。场党委在五队开了党委会,决定先从机关开展,接着贴出了第一张对场长白文华的大字报。由李春堂、赵峰、刘辉煌、邵会海、徐全英五人组成“文革”领导小组。8月20日...
第二节 三十一团
第二节 三十一团文化大革命中,为了“屯垦戍边、反修防修”,中央子1968年6月18日批示建立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从6月开始,建立了建团筹备小组,在筹备阶段行使对农场的领导权,文革期间的“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随之撤销。经过半年筹备基本就绪。12月12日中国共产党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命令...
«
1
2
...
7128
7129
7130
7131
7132
7133
713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