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金鲤鱼
五、诗歌金鲤鱼 庞壮国 传说古时候有条龙门河, 金鲤鱼追逐着团团银波。 本来浪花能够涌进天宫, 可惜被魏魏的龙门阻隔。 金鲤鱼抖开金鳍跳呀跳, 跳过龙门后便隐入云朵。 其它的鱼惊惶而又羡慕, 成龙多好啊在天上生活。 这传说叫我沉思并激动, 对幸福是应该追求不舍。 但...
苦与甜
六、回忆录苦与甜 刘会斌 我是1958年调来龙门搞基建的。当时龙门农场与苏家店合并,是苏家店的一个附属单位。后来从苏家店分出后,又恢复了龙门农场,场部设在七分场。到1964年,迁来农场的人一天天增加,场子也一天天扩大。有几个分场已建起了点,盖起了一两幢土坯草房...
王政委步行到农场
王政委步行到农场 胡玉群 1956年,农场刚成立,生活不能自给。吃粮到龙镇那边的农村去买高粱米。那时既没有汽车也没有胶轮车,唯一的运输工具就是马车。这一带没有公路。到龙镇往返一、二百里,只有一条上道,每逢刮风雨雪,道路泥泞,误车打滑是常事,因此马车一次只能拉...
顺风耳、千里目
顺风耳、千里目 胡玉群 我在龙门通讯站搞维修工作快30年了。亲眼目睹了龙门无线电事业的发展。 1956年,全场仅有几部老式电话机,当时也是比较先进的。打电话时,杂音特别大,很难听清对方说的话,特别是刮风雨雪,打电话就更困难,所以人们把电话叫“顺风耳”。如有...
编后
编后 龙门农场史志办成立于1986年11月。在场党委直接领导下,工作人员辛苦努力下。今天,《龙门农场志》问世了。 《龙门农场志》浓缩了龙门农场1995年至1985年这30年来的发展历史,再现了本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过程,记录了有影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这部志书是众手成志。在编写过程中...
彩页1
彩页彩页1 农场地理位置图
彩页2
彩页2 2001年9月,省委书记徐有芳(左三)在哈洽会上视察农场展台。 1992年8月26日,农业部副部长刘成果到农场视察时为农场题词。 1998年 7月,总局局长王玉林(左一)在北安分局党委书记陶绍毓(右一)的陪同下到农场二队检查工作。
彩页3
彩页3 农场场长徐龙。(摄于2008年) 农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韩林喜。(摄于2008年) 农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兰德和。(摄于2003年)
彩页4
彩页4 农场场长王进喜黄肌瘦 (前左一)等场领导在中共龙门农场第六次代表大会主席台上。(摄于1988年) 1989年召开的农场三届二次职代会会场。 农场“两基”验收庆祝会会场。(摄于1996年)
彩页5
彩页5 2005年9月28日,农场举行庆祝建场50周年暨白色路面竣工庆典仪式。 1996年召开的中共龙门农场第八次代表大会会场 在“庆七一迎回归”歌咏晚会上,农场领导合唱团在表演合唱。(摄于1997年)
彩页6
彩页6 北大荒龙门现代农机中心。(摄于2008年) 农场大马力机械整地作业。(摄于2007年) 1994年7月,农场麦收会战现场。 农场现代化的收获机正在收割小麦。(摄于2004年8月)
彩页7
彩页7 农场亚麻加工厂(摄于2004年) 农场第二管理区砖结构粮仓。(摄于2007年) 农场第二管理区金属粮仓。(摄于2007年) 农场一区一组粮食晒场。(摄于2005年8月)
彩页8
彩页8 农场二区二组奶牛饲养小区。(摄于2006年) 农场二区一组职工饲养的小尾寒羊。(摄于2003年) 农场三区一组奶牛饲养小区一角。(摄于2006年7月)
彩页9
彩页9 2000年农场建立林地型自然保护区。 农场美丽的白桦林。(摄于2000年) 农场场部绿地。(摄于2007年)
彩页10
彩页10 1999年10月1日农场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农场亚麻基地的亚麻长势喜人。(摄于2000年) 农场棚栽黑木耳基地。(摄于1999年)
«
1
2
...
7955
7956
7957
7958
7959
7960
796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