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统计:图书、杂志和报纸出版数
文 化
概 况
1995年,全省共有文化事业机构1711个,职工总人数为13370人。艺术事业机构141个,职工6547人,其中有剧团92个,演职员65935人,演出13900场,观众达8389千人次,演出收入8662千元;电影发行放映机构2922个,职工15124人,放映48928场,观众达509819...
文艺体制改革
1995年进一步合理调整了全省艺术表演团体的布局,确定了28个重点艺术团体,一县一团的建制得到巩固和加强。一些剧团以“文企联姻”形式在向社会办团转轨方面作了有益尝试。制定出台并组织实施《黑龙江省文化事业单位深化改革方案》,在全系统普遍实行目标责任制、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等,各文化事企业单...
第三届亚冬会开幕式晚会
1995年,省歌舞剧院出色地完成了第三届亚冬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太阳·冰雪·亚细亚》的策划、编创、排练、正式演出的历史性任务。这台全部由省歌舞剧院编创人员完成的开幕式晚会,想象力丰富,艺术手段多姿多彩,极具艺术特色,获得亚冬会组委会的一致肯定。江泽民总书记观看了演出。(赵金龙)
为农村儿童送戏工程
在1995年度为农村儿童送戏表彰会上,中宣部表彰了17家送戏下乡演出超过300场的艺术院团,其中有我省荣登榜首的佳木斯话剧团、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它们分别获得中宣部颁发的奖状和2万元奖金。(赵金龙)
文学艺术
多个节目入选中央级春节晚会
1995年春节,我省有多个节目被遴选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央电台和文化部主办的春节文艺晚会演出。省歌舞剧院舞蹈团一行40人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演出,除承担大部分伴舞任务外,其舞蹈《绢花图》与张野的《万事如意》(歌曲)合演,《雪娘》与蔡国庆的《回家》(歌曲)合演。哈尔滨市政府幼儿园6岁女童...
夺得全国第四届杂技比赛金牌
在沈阳市举办第四届全国杂技比赛中,黑龙江省杂技团参赛的节目《空中技巧》以高难的技巧,精湛的表演,夺得大赛金牌和最佳表演奖。演员是:石磊、杨霞,学员张俊麟,教师刘晓云。(赵金龙)
乐器考级
由省音协承办的全国乐器演奏(业余)考级(黑龙江考区第四届)于1995年8月在哈、齐、牡、佳、大庆举行。全省共有4800人报名(四种乐器),总通过率64%。(省音协)
民间文艺与民俗事象声像比赛
省民协参加中国民协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民俗、民艺录像评奖汇映活动”,在其具体领导下拍摄的反映宁安满族乡风情的《满族年事》,反映达斡尔族婚礼习俗的《达斡尔族风情》和民歌民谣艺术片《哈库麦》均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并获得专家好评,填补了我省利用先进的科学的声像技术,记录整理民间文艺和民俗事象方面的...
张野刘劲松巫继平等捧回牡丹奖
历时6天的第二届中国曲艺节共有来自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和中直以及解放军共26个代表队参加,计40多个曲种126个节目。我省二人转演员张野、孙淑梅、刘劲松,相声演员巫继平、李广伟荣获曲艺节设的最高奖—牡丹奖。获得牡丹奖的还有二人转《血情》的作者王天君,编曲王明辉;单出头《人生要把正路走》的...
“建设家乡,振兴龙江”歌曲征集
1995年2~11月,音协承担了省委宣传部等八家单位主办的“建设家乡,振兴龙江”(北国杯)的创作评奖工作,共收到各地歌词、歌曲作品500余件,完成了编辑出版优秀歌曲集,组织评奖及组织词、曲作者赴大庆等地深入生活等全部工作。有23首分别获一、二、三等奖,33首获优秀作品奖。(省音协)
3位剧作家获“学院奖”
建国以来我国艺术界首次颁发“学院奖”,我省3位专业剧作家同时摘取戏剧文学类“学院奖”,他们是省文化厅戏工室邵宏大、大庆文化局杨利民、鸡西文化局杨宝琛。杨利民代表作话剧《大荒野》、邵宏大代表作话剧《毛泽东》、杨宝琛代表作话剧《北京往北是北大荒》。(赵金龙)
《托起明天的太阳》演出超千场
1995年,佳木斯市文化局把全市的京剧、评剧、话剧3个剧团分成6个剧组分赴北京、山东、辽宁等地演出《托起明天的太阳》,上半年演出445场,到11月份统计已超千场。这台戏救活了整个佳木斯专业艺术剧团。(赵金龙)
«
1
2
...
897
898
899
900
901
902
90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