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农业信息化建设
农业信息化建设 农业信息网在实现了乡以上无缝覆盖的基础上,又延伸到2 000 多个涉农企业和林业场所、专业大户、农村经济组织,宽带上网农民和务农职工已达4 280 人,比上年增加2 210 人。开通了农业110 服务系统,咨询者满意率98%.启动了农业“百、千、万”上网工程,“伊农网”系统改版...
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 全市共投入更新资金2 112 万元,更新大中型拖拉机277 台、小型拖拉机998 台、各类配套农具749 台、收获机械47台。农机总动力达到42.64 万千瓦,同比增长11.2% ,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1.4% ,同比增长2.8%. 机耕、机播、机中耕、机收、机械化运输作业程度分别...
农业科技推广和教育培训
农业科技推广和教育培训 全市落实农业标准化面积16.8万公顷,占播种面积的80% ,比上年增长6 个百分点。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0个,建立各类科技示范户1 070 户,四大作物优质品种率达到85%.举办各类培训班500 余期,培训7.5 万余人次,培训科技示范户1 500 户;举办科...
农业法制政策法治环境建设
农业法制政策法治环境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采取多种方式,逐村排查土地承包纠纷问题,建立村屯土地承包纠纷问题档案,及时处理来信来访,促进农村稳定。制定了《2006年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方案》和《减轻农民负担考核办法》,加大了农民负担检查监督力度,纠正了违背减轻农民负担政...
概况
新农村建设概况 2006 年是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年。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贯彻落实中央1 号文件和省委7 号文件精神,把新农村建设工作作为全市七大重点工作之一进行专题推进。针对伊春农林交错的实际,层层制定了...
建立组织机构
建立组织机构 3月22日,市委印发伊组干字〔2006〕51号文件《关于成立伊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伊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市委主管副书记和市政府主管副市长担任,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农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48个相关部门...
确定试点和帮建单位
确定试点和帮建单位 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百乡千村”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要求,市新农村办公室经过调查分类、筛选,在全市确定了2 个乡镇、21个村、15个林场(所)作为省级试点单位,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1 个林业局、1 个乡镇、13个村和1 个林场作为市级试点单位,省、市两级试点单位共计...
制定规划和方案
制定规划和方案 本着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加快生产发展、促进农民(职工)持续增收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尊重民意、积极引导、城乡统筹、农林兼顾、广泛参与的方针,确定了铁力市、嘉荫县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市辖各区在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突出新林区建设这个主题。制定...
建立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点
建立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点 为加强领导,摸索经验,推广典型,强化对试点单位的指导,通过试点带动全市新农村建设面上的工作,市委本着每个县(市)、区(局)都有一个以上市级领导干部的联系点的原则,确定了25个试点单位作为市级领导新农村建设联系点。各地也结合本地实际确立了本级领导干部的具体联系单位,...
宣传发动工作
宣传发动工作 全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工作。3 月28日,召开了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确定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是全年农业工作的主题。《伊春日报》开辟了“建设新农村乡村见闻录”和“建设新林区场所见闻录”专栏,记者深入第一线采写了一批深度报道。市电视台开办了“走遍兴安”、“走基层看亮点”、“密林深处”等专...
帮建工作
帮建工作国家开发银行黑龙江分行2 次到铁力市吉松村对接,帮助研究吉松股份农场发展,全力打造“兴安第一村”。市技术监督局采取定人员、定目标、定措施、定时限、定奖惩的“五定”措施,坚持高标准启动、高质量帮建。省水利厅在嘉荫县落实了26个村屯的安全饮水工程项目,对农道桥、护岸、节水灌溉、王家店灌渠等急需建...
改善生产和生活环境
改善生产和生活环境 除中央专项资金、省级安排的新农村建设资金外,市政府专门拨款290 万元,对13个市级试点村和16个省、市级试点林场,每个单位补助资金10万元。国家和省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农村沼气、农村学校D 级危...
推进农村、场所各项事业发展
推进农村、场所各项事业发展 一是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全年消灭危房29 458平方米,新建校舍49 798平方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的有关规定,全市落实420 万元“两免一补”资金,共资助贫困学生50 404人次。下...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实施了“先锋工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嘉荫县委、铁力市双丰镇党委、铁力市年丰朝鲜族乡吉松村党支部分别被省委授予农村党的建设先进县委、“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
概况
产业化经营概况 全市农业重点发展绿特色食品、生态畜牧业和北药业的产业化、集团化经营,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由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转变,由小规模、分散化、粗放型加工向基地化、集群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建立了南部绿特色产业集聚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1
2
...
9947
9948
9949
9950
9951
9952
995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