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彩页50
彩页50 大兴安岭嫩源生态工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彩页51
彩页51 动力光明温暖的使者大兴安岭电力工业局(电力总公司)
彩页52
彩页52 中国建设银行大兴安岭地区分行
彩页53
彩页53 审计服务经济建设的朝阳之师——大兴安岭行署审计局
彩页54
彩页54 产业发展部
彩页55
彩页55 大兴安岭地区行署经贸委
彩页56
彩页56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局
彩页57
彩页57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大兴安岭分公司
彩页58
彩页58 众合广告有限公司000061;[/$$p]
章下序
总述章下序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住着英勇的鄂伦春,……”。脍炙人口的民歌音符里,流淌着大兴安岭地区朝朝代代的故事,使无数人无限向往这片神奇、美丽、富庶的极边之地。大兴安岭地区素来享有“林海雪域”、“鄂伦春故乡”、“北极光故乡”、“樟子松的故”、“野生动植物王国”、“绿色香格里拉”、“森...
一
一 古乌梁海地区东隅的东胡人,告别蒙昧时代后,以山川水泽林草环境塑造的族性,主宰着自己的命运,开发着原始渔猎经济。牧业经济形成后迅速崛起于乌梁海地区,成为骁勇强悍的马背民族,鹤立于周边北方游牧渔猎民族。南拒秽貊族,北击丁零族,西战匈奴族,东敌肃慎族,成为今长城以北霸主。商末周初,东胡族与中原地区的...
二
二 公元一世纪末二世纪初,在汉王朝长期武力征讨和分化瓦解下,匈奴帝国崩溃解体,“北遁千余里”,“漠南无王庭”。汉王朝将鲜卑别部乌桓族迁徙“入塞”屯垦固边,与汉族杂居,逐步融入汉民族,为中华民族统一和开发塞上地区,建树了不可磨灭,曾被遗忘的历史功勋。鲜卑族在发展中形成了鲜卑大联盟,全族承袭东胡南...
三
三 “五胡十六国”时期,中华大地再次出现,中原民族间、北方少数民族间、中原民族与少数民族间的建割据混战。纷乱中鲜卑族先后析离分化出室韦、契丹、奚(后称锡伯或席泊)、柔然、鞑靼等族部,独立割据“各自为号”。各部族在势力范围冲突中融入其它部族,形成以本部为主的混合体,分布于东起辽东,西至阿尔泰山,...
四
四 “五代十国”时期,封建藩镇割据再度纷乱,中原农民和北方少数民族纷纷揭竿而起,室韦诸部乘机向西向南迁徙,分别重新组合部落联盟。由南室韦分化形成的几个较大部落,逐步南移辽河和西拉木伦河流域。北室韦和其他各部,仍留居嫩江流域。唐朝末期,驻牧于松漠地区的鲜卑后裔契丹族八部联盟,扩大到二十余部,借中...
五
五 辽朝末期,融有南部室韦人的女真族大联盟(以生女真为主体,融有熟女真、室韦族等混合体),崛起于松花江流域。辽天庆五年(1115年),女真族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后为金太祖),在按出虎水(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南阿什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北方少数民族贵族阶级统治中原地区,国号为“金”的封建王朝,独领...
«
1
2
...
12000
12001
12002
12003
12004
12005
1200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