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机构设置
第一节 机构设置 1969年根据上级指示将原来的战备办改为防办,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人员由原来的2人,增加到13人,主任由武装部长兼任,增加一名副主任,下设七个业务组织,即:“小分队”、运输队、救护队、治安保卫队、通讯队、武装保卫队、工程抢修队、对空观察队。 红星区人民防空办,主要任务...
第二节 战备
第二节 战备 根据上级指示,开展了全区性的大挖地道的战备工程。将各个单位的小型防空壕同全区的中心地道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防网。地道结构是开挖式的,用坑木支撑回填。在施工方法上,多半是群众性与专业队相结合,全区动员了两万多人次,使用木材4,000立方米,共构筑长5,800米地道,为了能把群...
第三节 土武器
第三节 土武器 为了适应战备的需要,全区战备活动转入了土武器生产。自1969年7月到1973年底,组织全区广大职工群众大搞“七人背”(七个人背的设备、工具可生产出土武器)活动,制造土武器主要项目有:手榴弹、土地雷、石地震、简易发射器、土火箭等。按正常的生产时间计算,制造一棵手榴弹,只用8分钟...
第一章 综述
第十六篇 教育第一章 综述 红星区(局)循教育事业,始于1958年,到1958年已经有28年的发展历史。教育规模由小学发展到中学、大专,由普通教育发展到业余教育及职业教育。 1958年3月,在铁道南居民区(现建设街),用三间草房做教室开办了小学班,有学生78名,教师6名。同年8月,成...
第一节 机构设置
第二章 机构设置与教师队伍第一节 机构设置 1958年,红星区(局)设人事教育科,编制3人,设科长1人,科员2人,负责全局教育工作。 1959年教育从人事科分出改为文教卫生科,负责全局的文化、教育(含普通教育、职工业余教育)、体育、卫生等工作。设科长1人,科员6人。 1960年...
第二节 教师队伍
第二节 教师队伍 红星区(局)的师资来源,一是大专毕业后分配来的;二是区(局)自招的;三是自聘的。师资水平的提高主要靠自己培训,业余函授和离职进修。 1957年,由伊春分配来初师教师4名,次年3月以这4名教师为主开办红星林业局小学,当年秋天教师增加到10名,多数是由伊春分配来的简师,初...
第一节 学前教育
第三章 普通教育第一节 学前教育 红星区(局)的幼儿教育,自1957年以来,一直没建幼儿园,红星林业局办公室所属的一处托儿所,能够组织大班、儿童唱歌跳舞和开展一些游戏活动,每逢“六·一”国际儿童节,也能表演几个节目。 1960年至1961年,区(局)机关托儿所曾有二名保育员,在大班儿...
第二节 初等教育
第二节 初等教育 1958年3月在铁道南创办第一所小学(1——6年级)。同年8月,学校搬入铁道北新修的砖瓦房,学校名称改为红星林业局职工子弟小学,并附设初中班。 1958年8月,清水河林场办起了小学。 1959年4月,汤洪岭林场办起了小学。 1959年,职工子弟学校成立党支...
第三节 中等教育
第三节 中等教育 1958年秋,在一座简易房舍里办起了全区第一个初中班,直属红星林业局职工子弟学校领导。1960年,子弟校建起了第一幢教学接给初中班使用。到1962年冬,因烧炉工失职,教学楼被焚,次年修复。 1961年7月,红星区(局)有初中毕业生34人,因本地无高中,学生们要到伊春市...
第四节 中小学设置
第四节 中小学设置 红星区(局)自1958年到1985年,全区在学校建设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各校经多次搬迁校址,由简易房到砖瓦平房,由砖瓦平房到楼房,绝大部分实现了暖气化、院墙化,为培养人材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红星区(局)第一中学,校址在镇内北侧。1970年建砖瓦结构平房。1985年...
第一节 职工教育
第四章 成人教育第一节 职工教育 红星区(局)的职工教育,主要是对全区(局)的职工、家属、青年进行文化技术教育。由政府主办,初期由教育科负责,后由红星分区工会分管,设专门机构即业余教育办公室负责,后又改为工农教育办公室,由教育培训中心主管。各单位配专职和业余文化教员负责日常工作。它的...
第二节 职业教育
第二节 职业教育 红星区(局)自建局以来,通过各种渠道培养人材,职业教育也相适应地得到发展。1960年5月至1961年5月,成立红星局技工校,由党校兼管,开设拖拉机手、护士、财会班,学员130多人。 1975年8月至1977年7月,开办红星“五·七”大学,设有油锯手、汽车司机、教师3个班。 ...
第一章 综述
第十七篇 文化、体育第一章 综述 建局初期,红星区(局)几乎没有文化设施,也没有文化团体。有时从外地来些民间艺人,表演二人转、单出头、大鼓、评书之类的文艺节日。每逢春节之际,分区工会,为了活跃职工文化生活,组织各单位职工群众,踩高跷、扭秧歌、欢度佳节,并评选出一些比较好的单位,发给少量奖金...
第一节 文化宫、俱乐部
第二章 文化设施第一节 文化宫、俱乐部 1959年前,原局机关职工食堂餐厅和贮木场职工食堂,是山下职工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场所。当时跳舞盛行,局机关经常利用星期六下午,组织机关干部学跳交际舞,友谊舞。晚间为周末舞会一些音乐爱好者,提前到舞场欣然为大家伴奏。 1959年7月,修建红星...
第二节 电影放映队
第二节 电影放映队 1959年前,红星区(局)没有电影放映设施,职工群众看电影,须等伊春电影管理站放映队来红星巡回放映时才能看到,一年也看不上几次。1959年建成文化宫,分区工会购置“E16”苏联马克兰牌电影机、设放映员2人,在文化宫定点放映,每月放映60多场次,每场观众一千余人。影片由伊春...
«
1
2
...
13313
13314
13315
13316
13317
13318
1331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