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群力乡盆花远销省内外
哈尔滨市道里区群力乡1986年养花专业户已发展到四个村的42户,花窖面积由最初的几十平方米扩大到3100多平方米,还有塑料小棚2000多平方米。农民在自己院庭里发展盆花生产,花卉远销省内外和国际市场。 前几年这个乡出现了一户养花专业户,盆花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乡党委由此觉察到人们生活需求的新动向...
兴盛乡实行儿童免疫保险
友谊县兴盛乡卫生院与保险公司共同实行儿童计划免疫保险取得可喜成绩。1986年儿童接种卡介苗、小儿麻痹、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混合剂等疫苗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卡介苗预防接种率达到100%,儿童相应传染病得到控制。 这家卫生院从1985年6月开始实行儿童计划免疫保险,由20多名医务人员兼职负责全...
万宝乡青年在家庭中的地位提高
肇州县万宝乡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青年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成了发展商品生产的主力军。据调查全乡已有1532名青年掌握1—2项农科技术,以青年为主的“两户一体”发展到376户,有48名青年成为村级农业技术员,87名青年被誉为农科技术的“小能人”。现在,全乡出...
保卫村农林牧综合发展
东北农学院承担的“海伦县东风乡保卫村农业现代化试验基点农林牧结合综合科学实验”课题,经过六年的艰苦工作,使这个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项成果在省科委的主持下于1986年12月通过鉴定。 在东北农学院专家指导下,这个村调整了生产结构,使原来“以粮为纲”的模式,转变为适合丘陵资源特点的农林牧结合的...
铁西村调整产业结构结硕果
密山县密山镇铁西村现有438户、1748口人、401个劳动力,耕地面积3000亩,其中菜田1320亩。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充分发挥镇郊的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很快,到1986年末铁西村已发展村办企业16个、联合体48个、家庭办企业78个。全村81.3%的劳动力从事...
安居村产业结构调整效果好
富裕县二道湾镇安居村有430户、22.00口人,15800亩耕地。1986年全村粮食总产达462万斤,比1985年提高78.5%,总收入294万元,比1985年提高58.5%,人均收入880元,比1985年提高179.5%,一跃成为全县人均收入最高的富裕村。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1986年牧业收入...
二林村调整种植结构致富
山里乡二林村位于饶河县西北部,挠力河南岸,地势低洼。全村共有79户、378口人,现有耕地4660亩。过去,这个村是全县出名的贫困村。1981年种植的旱田全部被大水淹没。年终结算,一队社员人均收入只有10元钱;二队社员不仅没有收入,反而人均欠款160元。在这种情况下,二林村的领导和农民在上级业务部...
永胜村粮金并举
位于黑河市西部山区的罕达气镇永胜村,全村有60户人家、234口人、65个劳动力,有大、中型拖拉机14台及配套的农机具。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尤其盛产黄金。1986年,这个村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定了“以农为主、粮金并举、以金促粮、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自筹资金16万元,购置11台拖拉机,每个...
五一村工副业发展迅速
桦南县五一村有510户、2500口人,过去生活比较贫困。党的三中全会以来,这个村狠抓工副业生产,逐步走上致富道路。1986年,这个村工副业收入达459万元,比上年增长85.1%,占总收入606万元的75.2%;人均收入1350元,其中人均工副业收入1015.2元,比上年增长4%。这个村还在全县第...
长发村人均产粮超两吨
肇州县托古乡长发村位于肇州县南部,全村耕地面积9122亩,人口1769人。1986年全村农民运用综合性科学技术,开展大面积攻关,增施农家肥和化肥,常年促早熟,获得空前大丰收,粮食产量翻番。全村粮食总产达768.88万斤,比1985年增加126%。粮食平均亩产1012斤,比1985年增产142.6...
海旺村水稻生产示范推动全县水稻增产
海旺村是抚远县海青乡乌苏里江畔的一个朝鲜族居民村。全村22户,全是1982年以后从外地迁入定居的,生活都比较贫困。几年前,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到抚远县视察,根据抚远县十年九涝的特点,发出“旱路不通走水路”的号召,给当地领导和群众以很大鼓舞和启发。县政府决定因地制宜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水稻生产,...
金山村走林农联营致富路
金山村座落在黑龙江畔,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偏僻村落。全村30户、94口人,1800亩耕地分成三片,远的有50多里。无霜期在100天之内,粮食亩产长期徘徊在一二百斤,特别是1984年遭洪水冲击,陷于绝产境地。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和搞活经济的政策后,十八里岗子林场与金山村制定了林农联营规划,确立支农和护林...
正白前二村发展薪炭林
望奎县东郊乡正白前二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地块植树,发展薪炭林—解决燃料—腾出秸秆做饲料—发展畜牧业—增加肥料—提高地力,农林牧综合发展,促进了农业良性循环。1986年平均亩施农家肥达2500公斤,提高了地力,促进幼苗生长。 这个村现有农业人口1735人,共430户。过去饲料缺乏,烧柴不足,全靠苞...
松滨村农民集资修建防洪堤
汤原县平安乡松滨村,认真总结历年水害的教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依靠农民集资修1条长达1.14万米的防洪大堤,动用土方30万立方米,使1986年涝年获得粮食丰收。全村农业总产值达46万元,粮食总产达80万公斤,向国家交售商品粮54万公斤,人均收入1030元。 松滨村是1978年新建的开...
红旗村靠科学致富
嫩江县长福乡红旗村现有农户208户,人口931人,耕地面积8962亩,1983年以来,这个村在乡人民政府和县科委的积极扶持下,大胆改革农村科技体制,科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到1986年,红旗村已成为全县闻名的“科技村”,总收入110万元,比1983年增加1.5倍;人均收入964元,比1983年增加...
«
1
2
...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