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五章 仪器装备与计量检定
气象技术装备是指气象业务技术所用的各种仪器、仪表和各种专用设备、物资等。它是 进行大气探测、掌握大气环境的温度、湿度、压力和风向风速、降水、蒸发、日照、太阳辐 射、云、能见度、雷暴及各种天气现象变化,制做天气预报、进行气候分析、大气应科学研 究和开展气象服务必备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
第一节 气象仪器装备
气象台站的大气探测网包括地面气象、高空气象、农业气象、太阳辐射、天气探测雷达、 卫星气象等各类专业气象探测系统,分别采用不同的仪器装备对大气环境状况进行监测,获 取各种资料。 一、地面气象观测仪器 地面气象观测仪器是各气象台站用于对贴近地面大气层和浅层地表面气象环境条件进行 测...
第二节 气象计量检定
气象计量检定是气象业务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介于气象与计量科学之间的一门边 缘学科。气象计量工作主要包括气象计量检定、气象计量科学研究、气象计量监督管理等。 我国于1954年开始建立了气象仪器检定业务,黑龙江省对全省气象台站的气象仪器正式开展 检定始于1963年1月。 一、气象计量机...
第三篇 科研 教育
东北沦陷时期,东北地区的气象科研活动主要由日本帝国主义把持,气象技术人员由日 本气象部门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气象局和各省、市(自治区)气象局先后建立 了科研机构。科研工作迅速发展,科研范围逐步扩大,撰写出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科技 论文,取得多项科研成果。与此同时,一大批气象院校毕业...
第一章 气象科学研究
黑龙江省比较系统地开展气象科学研究活动是从60年代开始的。1963年10月,正式成立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下称科研所)。至1965年初,科研所和省气象台合并,一套机构, 两个牌子,承担气象业务和科研任务。“文化大革命”期间,1968年10月至1972年9月,科研 所机构撤消,人员流失。197...
第一节 天气预报方法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63年前,黑龙江省没有专门的气象科研机构,天气预报方法 研究主要是气象台站从事天气预报业务的人员从技术总结的角度进行的。天气预报方法研究 局限于天气学方法和经验预报方法。70年代初曾有部分人员在全国最早开展三层数值预报模 式动力分析预报方法研究。由于计算工作量巨大,且背...
第二节 气候研究
黑龙江省的气候研究始于60年代中期,由于“文化大革命”,一度中断了研究工作。70 年代初恢复气候研究,至70年代末,主要运用日、地、海、气候资料和历史文献,以及通过 延伸历史气候资料的方法(树木年轮资料)重点研究黑龙江省的基本气候特征、冷暖和旱涝变 化规律。进入80年代,研究的重点放在气候资源考...
第三节 农业气象研究
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研究最早是在农业科研部门进行的。1909年在昂昂溪镇始建农业试验 场,进行农业气象观测。1911年《黑龙江省农事试验报告书》中有许多关于农业生产状况的 气象条件说明。东北沦陷时期,伪满中央观象台设有自然物候观测内容,并编有《农业气象 报告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气象事业...
第四节 人工影响局部天气的试验研究
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试验研究开始于1959年。此项研究受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启 发而启动,曾采用安-2型双翼小型运输机撒播干冰等方式,进行了试验作业。 1963年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成立时,组建了人工降水研究小组。1967年5月用伊尔-14 中型运输机首次进行了大面积层状云飞机试验...
第五节 大气环境评价与研究
大气环境评价包括现状评价、事前评价和事后评价。 黑龙江省气象科研所大气环境评价研究室于1975年开始筹备,1979年起正式开展大气环 境评价及试验研究。主要是开展事前评价项目,即对计划建设中的新的工业和工程项目所产 生的污染源或对改变原污染源之前所作的大气环境评价,估计新建污染源或改变...
第二章 教育
气象教育是培养气象科技人员,提高其业务技术素质的基础性工作。东北沦陷时期,黑 龙江地区气象人员的培训由日本人把持。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气象高等教 育由专业院校负责,毕业生全国统一分配;中专教育及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主要由省级气象 部门负责,并推荐部分在职工作人员进入高等院校深造。随着...
第一节 东北沦陷时期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地区。1933年11月1日伪满中央观象台下设气 象职员训练所,短期培训中国气象观测雇员。1935年至1942年,日本国东京都中央观象台附 属气象技术官养成所在中国东北地区招收九期85名专修科(一年制)人员,黑龙江地区先后有 10人被录取。1940年4月至...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气象事业的迅速发展,气象教育工作全面铺开。50年代, 为满足大批建立气象站的需要,除国家正规院校气象专业毕业分配到黑龙江省工作的人员外, 主要依靠省内组织学习时间一年以内的短期气象训练班培训。1958年至1965年,黑龙江省水 利电力学院气象专业培养了109名本科毕业生...
第三章 气象学会
黑龙江省气象学会成立于1958年。至1966年,主要是开展学术交流和科普活动。1966—1977 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学会停止活动,处于瘫痪状态。1978年初,学会组织恢复, 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会工作出现新的局面,广泛、活跃地群众性学术交流、 科普活动的开展,在促进全省气...
第一节 学会组织
第一届黑龙江省气象学会理事会于1958年成立,会员50名。理事会由11名理事组成。会 员中除气象部门的科技人员外,还吸收了水文、地理、军事工程、民航等部门的科技人员参 加。至1966年底,会员增加到73名。理事长李润身,名誉理事长刘恩兰,秘书长王景文,副 秘书长张玉太、苗永贵。 第二届...
«
1
2
...
3432
3433
3434
3435
3436
3437
343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