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五节 山地气候资源
黑龙江省土地面积为45.46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一半左右,而且绵亘千里,迭嶂起 伏,具有独特的山地气候资源,与平原区比较,主要有以下特点:冬冷夏凉;无酷热,热量 有效性高,但生长季短,光照偏少,但光能利用潜力大;雨水多,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 一、水平差异显著,光热资源有限...
第一节 低温冷害与霜冻灾害
第三章 气象灾害 一、低温冷害 (一)低温冷害指标 低温冷害是指作物在生长季内,因热量不足或温度下降到低于当时作物所处生长发育阶 段的下限温度时,导致作物减产的现象。6~8月是本省作物生长的关键期,把6~8月气温距 平的月平均值小于-0.7℃,而且必须有两个月的月距平值在-0...
第二节 旱涝
一、春旱 春旱初终日期及持续期 春旱初日:把土壤水分贮存量下降到毛管断裂湿度时的开始日期作为春旱开始日期。本 省西南部从4月20日前后开始,向东、向北推迟。松嫩平原区多在4月20~30日之间;东部农 区一般在5月初到5月15日左右;北部沿江地带农区和三江平原东北部最晚,于5月...
第三节 冰雹佤冰凌
一、冰雹 (一)冰雹发生规律 在一年内,冰雹出现在4~10月,5、6月份最多,占全年冰雹总次数的51%,9月次多,盛 夏期明显减少,4、10月最少,各不足10%(表1—38,图1—43),而成灾冰雹多发生在6、7两 月,8月也较多,5月却较少。从逐候雹日分配看,5月第6候到6...
第四节 风灾
一、害风指标 根据生产实践,当风速达到8米/秒(五级)大风时,就可对农业及其它行业造成灾害。故 用≥8米/秒大风作为害风指标。一日中凡出现≥8米/秒风速者定为大风日。大风多发生在 春季,5月份大风危害最重,有的地方夏秋也多大风。大风主要分布在平原区及江河沿岸地带。 两大平原区大风最多,...
第五节 雪灾
一、雪灾的形成与类型 黑龙江省冬季漫长,降(积)雪时间很长,易造成雪灾。长时间大量降(积)雪,加上刮风 和气温升高所造成的深积雪或风吹雪(风雪流)在道路上产生的雪阻、冰封(冰雪路面)以及暴 风雪等,主要对交通、电讯、道路工程及人民生活等带来危害。 一般情况下,当自然降雪厚度达...
第一节 地质时期气候
第四章 气候变迁 地质时期气候泛指一万年以前的气候,又称古气候。 前寒武纪时期气候。 东北地区中南部气候温暖而干燥。在当地震旦纪地层中发现代表暖、干气候的石膏层和 龟裂纹现象。现在的黑龙江地区当时位于华北地台与西伯利亚地台之间的广阔海槽。在鸡西 附近发掘的前寒武纪麻山群含磷层...
第二节 历史时期气候
历史时期(又称冰后期)的气候是指近1万年以来,主要是近几千年来从人类文化开始出现 到有气象仪器观测之前这一时期的气候。 早全新世时期(距今12 000~7 500年前)气候以温凉干旱为主,其中有较寒冷时段(2)。 中全新世时期(距今7 500~2 500年)气候温暖湿润。此时,人类处...
第三节 近代气候
近代气候变化主要指有气象仪器观测以来的气候变化。黑龙江省气象仪器观测年代最早 的哈尔滨市等地,从1909年开始。据记录分析,1909~1985年黑龙江省的气候变化基本上存 在冷暖或干湿的交替规律。 一、冷暖变化 近代气候总的在逐渐变暖,其间又有许多小尺度的冷暖波动。从图1—47...
第四节 当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一、地表面改变对气候的影响 (一)三江平原地区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汇合处,地势低平,多沼泽湿地。总面积约16 030 万亩。1958年和1967年前后为开荒伐林高潮期,至1980年已开荒4 667万亩,砍伐天然林木1 225 万亩。沼泽和水面缩小,存留的天然...
第五节 历史气候灾害
历史气候灾害主要依据20余种历史文献及调查材料,采取详今略古,重点记实,高度概 括的手法汇集而成。因历史记载众多纷繁,又有一些迷信色彩及夸张之词,收集整理又很不 完善,难免与实况有所出入,但基本历史无误。黑龙江省开发较晚,史料记载年代不长,而 且有些年份的文献尚未查到,尤其是1800年以前残缺不...
第二篇 气象业务
大气探测、气象通信、天气预报和资料档案,是气象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技 术装备和仪器检定是各项业务工作正常运行的可靠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黑龙江地 区气象业务落后,设备陈旧,气象台站只进行地面气象观测和短期天气预报业务。建国后, 全省气象业务工作迅速发展,部分台站逐渐增加了高空、日射...
第一章 大气探测
在人类生活的地球周围,环绕着一层深厚的大气。大气的冷、暖、干、湿等物理状况和 大气中发生的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称大气现象。利用各种探测手段对这些大气现象进 行系统地观察和测量称为大气探测。 在气象科学仪器发明以前,人们通过观察,对大气现象获得一些感性认识。自从温度表、 气压表等气象...
第一节 地面气象观测
地面气象观测主要是依据气象仪器,测量近地面的空气温度、湿度、气压、降水量、蒸 发量和浅层地中温度等的变化,以及大气透明度,风、云、雨、雪、雹、雷暴等自然现象的 发生和演变,为制作天气预报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及科学研究提供信息和积累资料。 一、观测规范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是地面...
第二节 高空气象探测
高空气象探测分为高空测风和无线电探空两种,分别测定高空各规定层的风向、风速和 气压、气温及湿度值,高空气象探测是大气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空测风 高空测风是用光学经纬仪或测风雷达跟踪气球或探空仪,直到可能探测到的最大高度, 以测得自由大气各高度层的风向、风速。 ...
«
1
2
...
3430
3431
3432
3433
3434
3435
343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