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玛瑙工艺品
玛瑙,是一种非金属天然矿物。黑龙江、嫩江流域及大小兴安岭盛产玛瑙。清代曾用它 饰念珠。 水胆玛瑙,又称空青石,是玛瑙中之珍品。此物称空青石,乃以天然的一汪清水包藏其 中而十分珍奇。 黑龙江地区生产的玛瑙工艺品大约有5000多年的历史,这里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就利用玛 瑙制作生产工具和...
第四节 牙雕
黑龙江的牙雕由哈尔滨市雕刻工艺厂生产,该厂有职工160人,年产能力按产值计算为5 0万元,产品一直以出口为主,1983年完成产值23万元,1985年完成产值35万元。 黑龙江牙雕起步较晚。1959年,省手工业部门组织老工人和艺徒去北京、天津学习牙雕 技术。1961年试生产,1962年生产...
第五节 根雕
根雕是黑龙江近年发展起来的新产品。由尚志县工艺美术厂生产。产品品种主要有根雕 台灯、根雕花架、根雕花盆座等,尚未形成大批量生产能力。 尚志县是半山区县份,盛产适合制作根雕的树根。1978年以来,利用当地山林中的野杜 鹃根为原料,经过选料、造型、因材施艺,经简捷的雕琢成型、刷洗涂漆等工艺,...
第二章 工艺画
黑龙江的工艺画,是在6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工艺画的品种,主要有:麦秸画、牛角 画、贝雕画、羽毛画、通草画、玻璃画、烫木画(烙画)、树皮画、薄木镶嵌画、竹帘画、 彩蛋画、石膏画等10多种,年产能力按产值计算为550万元。生产工艺画的企业主要有:哈尔 滨市工艺美术厂、哈尔滨市角雕工艺厂、齐齐哈尔市...
第一节 麦秸画和麦秸工艺品
麦秸,本来是农家的一种烧柴,有的也用它来编织生活用品,如草帽、提篮、碗垫等。 以麦秸作画大约始于明代。它最初是由广东潮州农家妇女制作的,小型麦秸本色、衬以布底 的剪贴画,内容大多是南国风光之类。 1953年,潮州民间剪纸艺人辜秋泉创作出以绸缎为底版的麦秸画,在广东、潮州展出后 ,受到人们...
第二节 角雕工艺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黑龙江角雕工艺画有很大发展。60年代初,哈尔滨市角雕工 艺厂以牛、羊角制成的工艺画,产品光泽晶莹,题材丰富,尤以制作瓜果见长。此外,角雕 草虫、鱼虾等题材的作品,形象生动,用牛羊角制成的印章、钮扣也极为别致。 角雕工艺画由哈尔滨市角雕工艺厂、齐齐哈尔市工艺美术厂和...
第三节 羽毛工艺画
羽毛工艺画是由羽毛装饰品逐步演变而成。黑龙江的羽毛工艺画始于60年代初,到1985 年,全省已有哈尔滨、齐齐哈尔、双城等市县的工艺美术厂生产,产品品种有10多种,年产 能力按产值计算为35万元,1975年产值30.2万元,1985年产值为23万元。羽毛画最初以出口 为主,现在部分产品已转向内销。...
第四节 通草工艺画
通草工艺画,是黑龙江工艺画的后起之秀。60年代,哈尔滨市制花厂用通草仿照绢花制 作通草花,70年才开始生产通草画。年产能力按产值计算为10~15万元,1973年产量折算产 值为2.3万元,1975年为5.5万元。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销售。 通草又名通脱木,是一种中药材。艺人们利用其材质洁白、...
第五节 玻璃画
玻璃工艺画是欣赏与实用相结合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品。黑龙江的玻璃画最早风行于哈 尔滨,距今已近百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玻璃工艺画有了新的发展,该产品不仅哈尔 滨能生产,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以及较大的县城都能生产。 最早生产玻璃画的是哈尔滨市新光工艺美术厂,该厂的老艺人玻璃画工艺师程...
第六节 烫木画
烫木工艺画,又称烙画、火烫画,是黑龙江又一种民间工艺品。 相传,很久以前,人们发现木板经过烧、烫、灼、烙后,能产生无意识的画面效果,便 有人经过反复揣磨,而产生了火烫画,即烙画。 中华民国时期,哈尔滨俄国睦邻商会就批发和零售过流亡在哈尔滨白俄的烙画以及各种 烙制的装饰器皿,是当时...
第七节 彩蛋画
彩蛋画也是传统的优秀工艺品,始于清代中期。当时苏州虎丘山附近有很多画铺,销售 国画彩蛋,并且作为虎丘土产售给游人。 黑龙江的彩蛋画始于1962年,主要由齐齐哈尔市工艺美术厂、齐齐哈尔市书画社和哈尔 滨市工艺美术厂生产。1973年产值达14.4万元,以后每年出口产值在4~10万元不等。 ...
第三章 刺绣、抽纱
抽纱、刺绣是黑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中产值、产量和出口量都比较多的产品。1985年, 全省有抽纱刺绣企业13个,职工2347人,有固定资产(原值)790.9万元。主要生产抽纱台 布、手绣男女衬衣、机绣枕套、亚麻绣衣、松花编结绣等50多个品种。1985年,完成产值17 53万元,实现利税134.6万元...
第一节 手绣
现代的刺绣分手绣、机绣两大类,古代的刺绣则主要为手绣。那时刺绣主要用于帝王、 公卿和官服。到了汉代,刺绣已成为社会流行的装饰艺术。唐宋之际,刺绣从服装、帷幕等 生活用品发展到仿制书画名作,进而成为欣赏品,产生一个新的飞跃。明清时期,刺绣达到 兴盛时期,出现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都有各自的特色...
第二节 机绣
机绣,是1828年法国棉纺工业家海曼发明的,第二年他把这项专利出售给瑞士和英国, 从而使机绣在欧洲广泛流行。1829年,英国机绣艺术家首先创造了用五彩的色线绣制台布、 女裙等工艺品。1851年以后,欧洲的机绣逐渐传向世界。 20世纪30年代,外国的缝纫机和机绣产品传入中国,黑龙江地区也有...
第三节 抽纱
抽纱,又名花边。它起源于意大利、葡萄牙和法国,约在1885年传人中国。现在我国生 产的抽纱产品,数量和质量都占世界第一位,成为重要的抽纱制品出口大国。 黑龙江省的抽纱制品,主要由哈尔滨市刺绣厂、哈尔滨市抽纱厂、绥化市抽纱厂、巴彦 县工艺美术厂和鸡西市花边厂生产。1985年完成产值422....
«
1
2
...
3506
3507
3508
3509
3510
3511
351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