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土壤植被
第四节 土壤植被全场总面积836279.55亩,总耕地面积为488330.55亩。垦殖率为58.4%。我场系黑松两江流域冲积平原,历年受江水泛滥影响,是现代不定期的泛滥地土壤,土壤发育较年轻,砂层高,表土层薄,在丰富的季风降雨,季节性冻融和较高的地下水位共同影响下,除棕壤型砂土外,均受不同程度的草甸...
第五节 物产资源
第五节 物产资源水利资源:由于农场地处两江之间,有着丰富的水利资源,其中有三大水域:黑龙江、松花江和蜿蜒河,本地区地下水与黑龙江、松花江水位有联系。两江水位上涨,地下水位抬高,地下水位高,水量丰富,属低矿化淡水,水质合乎灌溉要求,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截止1983年底,水利建设累计完成土方量1216...
第一节 人口
第二章 人口民族第一节 人口总数:1982年末,人口普查统计,绥滨农场人口总数19359人,总户数4119户,其中场部地区人口数6422人,户数1500户。占全场人口总数的35%,总户数的1/3。 性别:全场男性人口9906人,占人口总数的51.7%,女性人口 9453人,占人口,总数的48,...
第二节 民族
第二章 人口民族第二节 民族绥滨农场人口由汉,蒙、回,壮、满,苗、朝鲜,布依等族组成。 汉族居绝大多数,共有19003人,占人口总数的98% ;其次是满族303人,占1.57%;回族28人,占0.14%,蒙古族7人,占0.04%;壮族6人,占0.03%;苗族4人,占0.02%;朝鲜族4人,占0.0...
第一节 体制沿革
第三章 农场沿革第一节 体制沿革黑龙江省国营绥滨农场创建于1948年2月1日,属绥滨县县办农场,以当地地名“绥滨”命名1949年8月,绥滨与富锦两县合并,归富锦县领导;1951年9月,由松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松江省绥滨机械农场”隶属省农业厅领导;1955年7月隶属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管理厅;1958年4...
第二节 机构沿革
第二节 机构沿革绥滨农场建场38年来,随着土地面积和人口的增加,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政治形势和管理体制的变革,经营方针不断变化,场部曾三度搬迁,机关的机构设置几经整顿和调整,农场的党政领导人不断更迭,其中比较大的变动,如下: 1948年—1950年,为农场初建时期,土地面积和人口少,生产规模小,经营...
第三节 农场领导人更迭
第三节 农场领导人更迭从建场到1985年底,绥滨农场场长更换11任,党委书记6任,副书记6任,副场长级27任,最长任职14年,最短任职1.5年。 历任场党政领导人任职时间表说明:职务农场时期称厂长,副厂长,兵团时期称政委,副政委,革委会称主任,副主任。 ...
第一节 农场区划
第四章 经营概况第一节 农场区划场部 绥滨农场场部位于场区中心偏东北,是全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农场机关所在地,是生产经营的总指挥部。 绥滨公路直穿场部南北,把场部分为东西两半,绥滨一鹤岗客运班车每天往返一次,农场客车也每天往返鹤岗一次,进出物资主要靠公路运输。煤炭、燃油、化肥、机...
第二节 经营规模
第二节 经营规模绥滨农场已经历了38年的历史,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项目不断增加,现已发展成为拥有549960亩耕地,19740人口,8400名职工,300台拖拉机(混合台),217台联合收割机,96台载重汽车。以生产粮豆为主,农、林、牧、副、渔、工商、交通、电力多种经营的大中型国营农场,在农场内...
第三节 经营成果
第三章 农场沿革第三节 经营成果绥滨农场从1948年初创建始,至1985年末止。38年来,国家累计投资总额9433.9万元,我场利用这笔资金在荒原上开垦出耕地598500亩3盖房279656平方米。其中民用房142700平方米。其他用房31966平方米3修水泥晒场253816平方米,有37个生产队有...
1948年
第二编 大事记创建时期(1948—1957年)1948年1月1日,绥滨县人民政府派张云鹏和助手李忠文到永祥屯附近踏查荒原。 2月,张云鹏率领50余人,带60匹马16台大车到永祥屯附近筹建农场。 4月,农场迁移到现“26队”附近定址,为农场第一个场部。 5月,县司法科分配10余名劳改犯到农场劳...
1949年
1949年3月,由抚顺分配解放人员104人来农场就业。 4月,张云鹏调县生产科任副科长兼农场场长。 5月,县太河荣军农场移交绥滨农场,为二分场,场部所在地为一分场(即现26队)。 5月,场部动工建筑土草结构家属房5栋。 6月,绥滨,富锦两县合并为富锦县,农场归富锦县管理。 8月,...
1950年
1950年1月,推广使用新式马拉农具,(马拉播种机、双轮双华犁、圆盘耙、摇臂收割机)等。 11月,宁安农场调来“纳齐”拖拉机两台。 年末,播种面积达521垧,产粮豆332吨经营盈利11000元。
1951年
1951年6月,从桦南农场调来“纳齐”拖拉机两台。 8月,张锡九调来农场任副场长。 8月,宁安农场调来拖拉机驾驶员汪占元、王仲秀,冯景德、赵海均等,充实机务力量。 8月,松花江泛滥成灾,县委书记来场布置防洪工作。 9月,农场归松江省领导,定名为“松江省绥滨机械农场”。 10月,在富锦...
1952年
1952年3月,场部迁往绥滨镇。 3月,桦南农场调来拖拉机驾驶员卢海山,黄永久,王义庆、张国栋,王亚琴(女)。胡志英(女)6名,王亚琴是农场第一个女拖拉机手。 5月,开荒建3队(今27队)。 5月,桦川农场调来工人30名,马车10台,汽车一台。 6月,第一台C一6康拜因、C—4自动康拜因进场...
«
1
2
...
6817
6818
6819
6820
6821
6822
682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