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二、词二首①
二、词二首① 陈 雷 声声慢·宝泉岭风情 秋风萧瑟,野露惊寒,莽原映碧苍空。水邀星月,昨夜梦断梧桐②。遥闻川流不息,忆故情,心与谁同?龟蛇③静,任一路风云,笑语相迎。 天地面貌全非,爱如今变化,其趣无穷。犹念征程,历经坎...
三、边疆上的机械农场
三、边疆上的机械农场 《人民日报》记者田流 祖国遥远的边疆上,紧靠黑龙江南岸,有个荒凉的小城,同苏联的布拉格斯罗维诺城隔江相望。苏联城的旁边,有一个很大的集体农庄。每日黄昏,一天的工作完毕后,幸福的苏联男女农民,便挽臂高歌,边行边舞的在江北岸漫步,快乐的手风琴声,嘹...
一、战斗的历程光荣的使命
第三章 回忆录一、战斗的历程光荣的使命 ——记东政解放一团党的政治思想工作 吴述新 东北军区政治部解放一团,即宝泉岭农场的前身,是一所改造国民党军队投诚、被俘人员思想的大学校,又是培养各类专业技术职工的大学校。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接着东...
二、关于垦荒队的回忆
二、关于垦荒队的回忆 庞伸志 1955年以前的萝北县,被人们称做“北大荒”的“北大荒”,那时,全县七十五万公顷的土地上只是沿着黑龙江岸和鹤萝古道有廿多个不大的村落居住着一万六千多人。在森林和荒原的空隙中耕种着六千多公顷土地。当时有一句谚语说的很形象,在萝北...
三、最初的回忆
三、最初的回忆 方培恩 1955年冬初,农建二师的转业工作进入到收尾阶段,这时我奉命从师政治部转回五团。五团,是哺育我成长进步的摇篮。1948年3月,她诞生于山东龙口外围的战火中,在她刚刚组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个战斗集团的时候,我就在三营部当通讯员。194...
四、回忆预七师农场的垦荒事业
四、回忆预七师农场的垦荒事业 原预七师农场场长 刘海 1958年4月上旬,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七师经过了近半年的整风学习,提高了对集体转业、屯垦戍边的认识,基本上解决了部分官兵中存在的怕东北气候冷、怕环境艰苦、怕家属无法安排工作、怕孩子无处上学等思想顾虑,由原驻地...
五、胜利从斗争中取得
五、胜利从斗争中取得 原延兴农场党委书记 宋云彪 1958年5月,我和预一师一千多官兵集体转业来到黑龙江省萝北县延兴地区投入了“开发北大荒,建设北大仓”的战斗,直到1965年秋天调出来为止。八年期间,我先后担任预一师农场二分场党总支副书记、萝北农场二分场党委书记、延兴...
六、集体洞房
六、集体洞房 江滨农场原君海 一间不足二十平方米的草房里,面对面的两铺炕,1958年,曾同时住过四对新婚夫妇,因此称为“集体洞房”。 垦荒的第二个春天,二十四庄的张书庆等四对情人欲成“秦晋之好”。结婚是喜事,住处犯了难。全庄只盖起有限的几间小草房,都住的...
章下序
第四章 “抗联”足迹章下序 宝泉岭垦区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在抗日战争时期著名抗日将领赵尚志、李兆麟等领导的三军、六军经常在萝北、汤原一带活动,不断打击敌人。据史料记载,垦区内有六个农场即梧桐河、军川、江滨、延军、宝泉岭、普阳都有过“抗联”革命活动的足迹,现摘记如下: 一、梧桐河畔“老等山”...
一、各农场场名的由来
第五章 场名、名胜介绍一、各农场场名的由来 二九○:原系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十七师二九○团(后编为农建二师五团)集体转业创建农场,为了保持和发扬部队的光荣传统,故以部队原番号命名。1977年“兵团”改制时曾改称“军民农场”即军队、老百姓共建农场,不久取消该名,恢复原名。 绥滨:以所在地绥滨县而...
二、记新兴的小城镇宝泉岭
二、记新兴的小城镇宝泉岭 到宝泉岭,寻遍坡岭找宝泉,可谁也说不准泉在哪里,只听到一串美丽动人的传说: 清朝政府曾派一个道台来此屯边,他坐在大轿里,没走多远就被蚊子瞎蠓叮了回去。后来,一位农民选定这草木葱茏的山坡安了家。冬天,封死了河,冻干了湖,唯有山坡一口神泉,汨汨长流,(人称此泉为“宝...
三、岭上道情
第五章 场名、名胜介绍三、岭上道情 ——宝泉岭尚志公园随想曲 孙长都 谁没有自己的家乡?谁不对家乡怀有特殊的感情?虽然我到过北京的故宫及颐和园,通过电视,也见过不少的名山大川、古迹园林,但使我魂牵梦绕的还是我那可爱的家乡——宝泉岭。 近年,为了搞好宝泉岭的精神文明建设,使人们生活更加...
四、宝泉岭风光
第五章 场名、名胜介绍四、宝泉岭风光 石 坚 宝泉岭,山青水秀,风景如画。岭上,松柏苍翠;岭下,河水清幽,岭南岭北,碧野千里。自然雕琢的美景数不胜数,给每个来访的客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宝泉岭,是我们伟大祖国东北边陲的一角,记述它的自然风光,...
五、古迹、文物
第五章 场名、名胜介绍五、古迹、文物 宝泉岭垦区并不是亘古荒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公元前206——公元8年,就有人类在此生存繁衍。到目前发现的古迹、文物有三处: 1、1973年,省考古部门在二九。农场发现了蜿蜒河遗址,为汉代挹娄人的文化遗址,被称为蜿蜒河文化或蜿蜒河类型。1974年...
宝泉岭农垦志编审委员会
宝泉岭农垦志编审委员会宝泉岭农垦志编审委员会宝泉岭农垦志编审委员会 主任:温伟杰 副主任:张德森、张怀玉 委员:刘荣弟、伊茂元、杨修歧、林锡袍、吕全盛、车延奎、姜业文 温伦梧 宝泉岭农垦志编写办公室 主编:温伦梧 副主编:郎石林、尹作福编辑...
«
1
2
...
6815
6816
6817
6818
6819
6820
682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