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彩页26
彩页26 中耕 入囤 穿铁鞋
彩页27
彩页271985年秋农场举办建厂30周年纪念活动。图为农场老干部合影。
彩页28
彩页28 二九一农场位置图
彩页29
彩页29 二九一农场
彩页30
彩页30 二九一农场场部地区示意图
彩页31
彩页31 二九一农场水利工程图
序
序序序新的历史时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 场史编委会以吴义禄为首的同志,让我写一序言,实在受之有愧。业绩是开拓二九一农场牺牲的先烈和全体同志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结晶,为尽一名老垦荒战士的职责,对子孙后代有所启迪。这部书详尽地记载了二九一农场的创建由小到大、“披荆斩棘”、曲折的发展史,是一部观点正确,资...
第一节 地理位置
第一篇 概述第一章 自然概况第一节 地理位置 黑龙江省二九一农场位于合江地区中部,松花江下游南岸的集贤、富锦、桦川三县交界处。东依别拉音山麓,与富锦县的花马公社、西安公社为邻;西与集贤县的腰屯公社、永安公社以及桦川县的东方红公社为界;南起二道河,与友谊农场相望;北临松花江,与普阳农场隔江做毗。地理...
第二节 地形地貌、水系
第二节 地形地貌、水系 二九一农场场区南北长、东西窄。南北最长处为43公里,东西最宽处为25公里,呈长方形状。建场前是松花江下游,安邦河入江泛滥区。自古以来,明水沼泽,杂草丛生,漫地明水,浅则十几公分,深则一米以上。农场创建以后,兴修了大量的排水工程,这片处女地才逐渐得到开发利用。 目前,场区地...
第三节 气候
第三节 气候 场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少雨,多风旱;夏高温,多降雨;秋早霜,温差大;冬长寒、多积雪。 年平均气温为2.5 ℃,年内温差为-39.3 ℃~37℃。全年有5 个月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 最冷在1 月,平均气温-17 ℃~-24 ℃;最热在7 月,平均气温为20℃~24℃。年积...
第四节 土地面积、土壤
第四节 土地面积、土壤 全场土地总面积895,570 亩。其中现有耕地562,951 亩,草原牧地398 亩,林地 51,897亩,沟渠水面56,538亩,营区占地59,122亩。 土壤类型大体可分为黑土、草甸土、沼泽土、泛滥土、苏打碱等5类。 草甸土是主要土壤,占总面积的65.4%,垦殖率达...
第五节 物产与矿产
第五节 物产与矿产 场区内主要的野生植物,杂草的种类有:生长在低洼地上的芦苇、小叶樟、大叶樟、野豌豆等;生长在较高地上的柳毛、榛柴、五花草等;药用植物有:车前子、蒲公英、荫陈蒿、白头翁、穿山龙、苍术、益母、沙参等;野生菜有:蘑菇、黄花等;野生动物有:狼、狐狸、猱头、黄鼠狼、狍、大雁、老等、野鸭、野...
第一节 人口
第二章 人口、民族第一节 人口 二九一农场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农建二师六团1,800 多名转业官兵创建的。建场以后,人口曾两次大涨大落。两次大涨是:腰屯乡并入农场时,人口由1958年的1,902人骤增到1961年的18,042 人;1967年以来,农场接收大批知识青年,到1978年为止,农场总人口达...
第二节 民族
第二节 民族 农场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还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回族、赫哲族、侗族、畲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较少,居住分散。各民族之间,关系融洽,友好和睦。 二九一农场人口民族构成情况表 表6 (1981年人口普查数) 单...
第一节 建制沿革
第三章 沿革第一节 建制沿革 1955年9 月,经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管理厅批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二师第六团创建的农场命名为“黑龙江省国营二九一农场”,隶属省国营农场管理厅。 1958年春,合江农垦局成立,农场隶属合江农垦局。 1958年11月,腰屯乡并入二九一农场,成立“二九一人民公社...
«
1
2
...
7021
7022
7023
7024
7025
7026
702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