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彩页19
彩页19建三江农管局书记郭全宝和副局长王振捷于1982年秋视察我场二十二队大田管理。总局北大荒文工团话剧队一九八二年来场演出后在东安镇留影。一九八五年首次教师节时,农场领导和优秀老师合影。
彩页20
彩页20一九八二年,农场首次使用飞机喷药。机械摊场。播种行走卸粮。
彩页21
彩页21农场千亩养鱼池(1983年建)的职工正在起网捕鱼。1986年,八五九总场首任书记兼场长赵明高回场看望开荒建场的老垦荒战士。快乐的小天使(农场幼儿园一瞥)小麦小区视察东安码头一角
彩页22
彩页22农场1979年自建的净跨度为37米的别拉洪河大桥——新河桥。农场加油站(1984年建)农场气象站新址。(1984年建)农场饲料加工厂(1985年建)农场一九八四年开始施工建设奶粉厂、罐头厂、屠宰厂、这是三厂化验室一角。
彩页23
彩页23兵团时期,东安学校聘请边防战士为校外辅导员。兵团时期,鹿茸喜获丰收。兵团战士们劳武结合,苦练杀敌本领。
彩页24
彩页241970年,二十三团召开第一次党员大会,这是大会会场。七十年代中期,二十三团就开始培育蘑菇菌。这是养殖人员在给菌苗浇水。
彩页25
彩页25二十三团后期党委成员。农场1974年自建的四百吨位轮船“燎原—401”成功下水。
彩页26
彩页261981年6月,农场第三届职工运动会入场式跳起投篮。百米跨栏。
彩页27
彩页27建场初期的八五九总场办公楼1960年总场文工团深入田间巡回演出。建场初期总场领导的住棵棵红松送北京,支援首都建设。总场农业技术学校60届毕业生合影。
彩页28
彩页281959年总场三级干部会议全体成员。建场初期职工业余生活一瞥1959年在总场群英会上、翟雪桥给全国三八红旗手董桂花授奖1959年五分场试种红花成功,这是翟雪桥前往观察。
彩页29
彩页291958年,第八生产队的转业官兵建造农场第一代住房——马架房。一九六○年省委慰问团代表和总场领导合影。左三为慰问团代表,左四为翟雪桥,左二为刘纯德。1960年省委慰问团及省少年京剧团来场慰问。这是慰问团领导和总场领导合影、左二是省委农工部处长、左二是场党委书记翟雪桥、左四为王连山。1980年...
彩页30
彩页30建场初期的生产队托儿所。平地烧砖(一九六一年)一九六一年,总场书记处书记刘占元到五分场八队检查工作。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场域面积
第一编 概述第一章 自然概述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场域面积八五九农场位于三江平原的东北部。场区跨饶河、抚远两县。地理座标为东径133度50分——134度33分;北纬47度18分——47度50分,东濒乌苏;里江,西与胜利农场相邻,南与饶河农场毗连;北与前锋、前哨农场相接。场域面积1355.5平方公里。
第二节 地形、地貌
第二节 地形、地貌场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南部是完达山北麓的余脉形成的山地及丘陵地带;东北部是由别拉洪河与乌苏里江冲积而形成的低地平原。整个地势是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西南部坡岗区的坡降在1/10—1/100之间,东北部平原区的坡降均在1/100以下,最缓处为1/4000;南部龙山、斯摩勒山最高...
第三节 山川河流
第三节 山川河流一、山脉及岛屿 (一)山脉 本场区域内的山脉均系完达山的东北支脉。较为著名的有诺罗山、斯摩勃山、喀尔喀山、老迟山及二龙山。除此而外还有一分场的前山,二分场的四平山和狼山;三分场的里小山、外小山、马小山和口石头山等。 1.醋罗山:位于挠力河与乌苏里江汇合处以北二点五公里,东濒乌苏...
«
1
2
...
7210
7211
7212
7213
7214
7215
721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