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一九六○年
一九六○年3月17日、总场召开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 4月26日、从八五一农场,八五八农场和总场基建大队,调进劳改犯1,782名,分别编入五,六分场。 6月、总场建养鸡大楼7,703平方米,耗资40.9万余元。 7月、总场召开第三届党代会。 8月、场长兼书记赵明高调到牡丹江农垦局任书记。 9...
一九六一年
一九六一年1月 农垦部副部长肖克来本场视察工作。 2月1日~9日、总场在饶河召开第四届党代会。 3月22日~4月19日、进行为期29天的整党整风运动。方法是:大鸣、大放、大辩论。内容是:反对干部“五风” (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瞎指挥风、特殊风)。 9月29日、总场恢复生活办公室,由...
一九六二年
一九六二年2月28日、场社分开。原饶河县并入农场的社队,除四、五分场外,其他全部退出农场,共分离出原农村队23个。 3月、开始实行“包定奖”制度。具体办法是:“三包(包产量,包产值,包费用),四定(定土地、人员、机畜力、供应和机械修理),一奖(超产后按比例分成)。 4月,开始开展五好运动。 6...
一九六三年
一九六三年3月22日~23日、六分场召开首届“人代会”,建立平原乡,乡政府地址在东道林,车会仁当选乡长。 4月、五分场召开首届“人代会”,成立四平乡,乡政府地址在五分场场部(今四平镇)华玉柱当选乡长。 8月1日、调整职工工资。实际升级面占职工总数的85%。 10月、职工冬季取暖补贴从每人35元...
一九六四年
一九六四年3月、新八五九农场正式成立,场部设在原五分场场部一一即今八五九农场场部(平四镇),首任场长马有民。 3月、随五,六分场合并,平原乡也并入四平乡,王会任乡长。 3月、在农场建立饶河县公安局四平派出所(对内是八五九农场保卫科),第一任所长吴锦芳。 5月1日、修路队队长唐振山,因在办公室打...
一九六五年
一九六五年3月16日、总局派六十余人的“社教”分团进驻本场,开始了为期77天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4月、开始修筑场部至东安的砂石路——本场第一条砂石路,到10月完工。 5月、开始使用红星耙(以方木固定钉齿)在大豆拱土距地表2—3公分时进行耙地灭草,或在大豆复叶将要展开时进行苗后耙杀草。 6月、...
一九六六年
一九六六年3月3日~6日、在场部召开第一次机务人员代表大会,有222名机务代表参加。大会提出机务队伍要做到:“思想、作风、技术基本功和作业质量四过硬”。 3月17日、第二批佳木斯青年111人来场。 3月18日、四十军各单位312名复转军人由张恒仁、张守臣带队集体整编来场,建制为一个营。 4月、...
一九六七年
一九六七年1月、农场“文化大革命”进入成立“战斗队”阶段,机关和生产队的群众组织相继成立。 2月10日、农场机关成立“革命造反接管委员会”,同时发出一号通令 呼吁全场向党委夺权。 3月15日、农场成立“红色革命委员会”。 3月29日、七队(今十七队)烧荒跑火,罗兆凤、魏树香和两名小学生在扑灭...
一九六八年
一九六八年1月5日、在参加七里沁岛边境反干涉战争中,彭福旺、高林芹、张信如和蔡友柏等四人光荣牺牲。后被黑龙江省政府命为烈士。 6月、黑龙江省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讲用会,派“忠”字化代表团来场讲用,从此,在全场掀起“忠”字化运动。 7月、本场开始大批接收城市下乡青年,第一批北京上海青年共831名。 ...
一九六九年
一九六九年1月、按兵团规定,取消月薪日计工资,一律实行月薪工资制。 4月、清理边境,全场有75名职工(其中:9名干部)携家内迁,分别迁到七星,二九一、江川、北兴、八五二、曙光、双鸭山农场。 1979年落实政策后,多数陆续迁回。 4月20日,兵团召开组建大会,宣布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十三团成...
一九七○年
一九七○年1月、组建团部家属连,拔给每人五亩地搞集体生产。同时各连队组建家属排。 2月、传达中央三、五、六号文件,开展“一打三反”运动,即:打击现行反革命破坏活动、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 3月、第二十三团召开第一次党代会,成立团党委,恢复党的组织生活。随后各营党委和连队党支部...
一九七一年
一九七一年5月、根据兵团指示,开始落实干部政策,原农场下放干部百分之八十安排了工作。 9月、全团组织清产核资,清仓查库工作。 10月、传达“九,一三”林彪叛国事件,学习中央下发的《粉碎林彪反党集团》材料。 10月、上海知识青年1,270人分两批来场。 11月止、有88名复转军人到本场工作。
一九七二年
一九七二年2月27日、修配厂大修理车间因电焊火花将室内油盆引着起火,烧毁厂房和部分机械设备,损失二十余万元。 3月3日~8日、二十三团召开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 5月、全团组织开荒队,春秋两季共开荒142,946亩, 是新八五九农场成立以来开荒最多的一年。 12月、1,200平方米的职工俱乐...
一九七三年
一九七三年春、由于严重涝灾,小麦播种到6月18日才告结束。晚播地号绝产,全团粮豆平均单产只有41.5公斤。 6月、本团流行“出血热”,患者达三百余人。 7月24日~9月16日、断续降雨28天,降雨量330毫米,造成大豆草荒减产,全场大豆平均单产47.8公斤。 7月、由耿国栋带队,抽部分机关干部...
一九七四年
一九七四年1月、根据兵团公布的“兵团农牧连队实行工分制试行办法”,在二连、七连、十二连进行工分制试点。 3月、恢复职工家庭园田地。 3月、开始“批林批孔”运动。 春、第一次在小麦三叶期,用机引喷雾器喷洒2.4D丁脂杀宽叶草90%以上,效果良好。 春、引进苏式钉齿耙,取代红星耙。 5月、国家...
«
1
2
...
7212
7213
7214
7215
7216
7217
721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