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节 自然资源
第四节 自然资源本场地处三江平原东北部,地跨饶河、抚远两县,土地肥沃,山地广阔,生长着多种树木及野生植物,也是多种野生动物的活动场所。乌苏里江、挠力河、别拉洪河等水域,为各种鱼类的繁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一)土 地 本场土地面积2,033,274亩;其中耕地面积465,120亩,山区林地1...
-
第五节 气候
第五节 气候本场位于三江平原东北部,属于寒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 春季多大风,早春轻旱,气温偏低,夏季时间短促而湿热,雨量集中,秋季降雨偏少,多干旱,冬季漫长,寒冷多雪。 年平均气温2.1℃,一月份为最低,平均在零下20.2℃。极端低温出现在1969年12月30日,达零下37.6℃,七月份最高,平...
-
第六节 自然灾害
第六节 自然灾害建场二十七年来,旱,涝、风、霜、雹和病虫灾害常有发生,据1963年到1983年二十一年的统计,在农业上平均每年有47.3%的面积在不同程度上受灾,而危害较大的是涝灾。 一、涝灾 总结二十七年的历史,本场形成涝灾的因素是: 1.降雨集中多在七、八月间,并多为连阴雨或大暴雨。 2...
-
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
第二章 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1955年8月14日,王震部长“关于开发北大荒问题向中央的报告”,得到中央批准后。1956年2月25日,八五○农场场长余友清(原铁道兵五师副师长)根据王震部长的指示:“要老母鸡下蛋,帮助扩建新场……开发密(山)、虎(林)、宝(清),饶(河)辽阔荒原”。便组...
-
章下序
第三章 场部、分场部、生产队章下序1966年以前,本场场部设立四平乡政府,归饶河县政府所辖。各生产队除1958年从农村并入的单位保留村名外,其余全以序号称队、没有村名。1973年曾给各队命以村名,并列入合江地区所制版图。1980年又更以新名,但至今农场仍属农垦系统领导,仅命有村镇名称,而未设村镇政...
-
第一节 八五九农场部——四平镇
第一节 八五九农场部——四平镇一、四平镇 四平镇:位于阿布胶河上游北岸,四平山大漫岗南缘。东经134°02‘;北纬47°25‘。建场前是一片萋萋草莽和油桦灌木林。 建场初期,从1957年至1963年先后为八五九农场的一分场、五分场和四平农场场部的所在地。1964年以后,随农场体制改动,改为新八...
-
第二节 分场部
第三章 场部、分场部、生产队第二节 分场部 一分场:分场部在龙西村,与二队融为一体,位于二龙山西麓之缘。东经133度57分,北纬47度28分。1977年建 前身为二十三团五营。全分场耕地十六万五千零一十八亩,户数908户,人口4139人 其中职工1662名,是总场至民主(一队) 间公路之...
-
第三节 生产队
第三节 生产队一队(民主)位于东经133°53′;北纬47°30′。伪满康德五年(1938年)建。原名别拉洪(满语),因北临别拉洪河而得名。1948年改名民主村,原系农村队,1958年12月并入农场。现户数102户;人口496人,其中职工150名,耕地15,450亩东南经四平镇至东安三十五公里,有砂...
-
人口 民族
第四章 人口 民族人口 民族本场人口,1957年建场初期为2386人,大部分是铁道兵九师的复转官兵,还有河北,佳木斯的支边青年,以及从老农场调来的拖拉机手。 1958年12月场社合并,并入的饶河县各公社人口一万零一百人,加上1958年转业官兵3475人;1959年山东支边青年2698人,到1959...
-
第一节 经营规模
第五章 经营状况第一节 经营规模建场二十七年,本场始终贯彻以农为主,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方针。 建场初期,在“五边”建场方针的指导下,大量开荒建点,到1960年经营规模发展到10个分场,117个生产队,其中:农业队80个,畜牧队13个,林业队4个,渔业队5个;副业队4个。在工业方面:粮油加工厂...
-
第二节 经营效益
第二节 经营效益从1964年至1983年,国家共投资5,893.4万元。在这期间,农场上交利润、折旧,税金共1,691.7万元;政策性社会性支出1,087.7万元。1983年末,农场固定资产净值尚存3,455.7万元,仅这三项共达6,235.1万元,比二十年国家总投资5,893.4万元,增值341....
-
一九五六年
第二编 大事记大事记一九五六年3月、原驻汤原县的铁道兵九师部份官兵就地复员后,由汤原转移到虎头开荒建场。 6月5日、铁道兵九师在虎头正式成立虎头大队。 9月8日、根据铁道兵农垦局党委指示,虎头大队指派生产股长陈绍龙和两名踏测员王启超和姜兴权到饶河东安地区踏测荒原。 11月3日、铁道兵九师1,2...
-
一九五七年
一九五七年1月、正式成立铁道兵农垦局八五九农场,同时建立一分场(今八五九农场前身)和二分场(今胜利农场)。 4月、由查哈阳,伏尔基河等老农场调来的拖拉机手到密山接拖拉机。 5月、全场114台拖拉机开始在各开荒点破土开犁,当年开荒24.7万亩。 10月、王震部长来农场视察鹿场,并赠给捕鹿队王佐良...
-
一九五八年
一九五八年3月12日到5月上旬、有北京、苏州、广州、武汉等军区以及装甲兵、炮兵,海军和南京军事学院等复员转业官兵共3,475人到场。 5月中旬,驻福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二预备医院,带来500张床位及全套医疗设备,集体转业来场。 5月、农场成立电影放映队,配置三台放映机,编制五人。 5月、在...
-
一九五九年
一九五九年5月8日、王震部长坐第一趟开江船来五分场视察,第一站到六队(今十九队)食堂询问司务长王兆凡办伙食情况,并说要办好伙食,保证健康保证生产。对养猪提出春秋放牧办法,发展养猪业。 5月9日、根据局县党委指示,改公社名称为“牡丹江农垦局八五九农场”所属各大队分别改为分场。 6月25日、总场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