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序言(一)
序言(一)序言(一)序言(一) 《前锋农场志(1968~2000年)》系统、客观地记述了前锋农场建立与发展的历史过程,真实地记录前锋农场建场以来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它的问世在前锋农场发展史上不仅是一件可喜可庆的大事,而且对前锋人民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开拓进取,再创辉煌有着更为重大的现实...
序言(二)
序言(二)序言(二)序言(二) 《前锋农场志(1968~2000年)》经过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及场史办人员近六年的不懈工作,现已出版,这是全场人民的一件大喜事。 前锋农场是在1968年组建的反修营基础上于1977年建起来的,到2000年,32年已经过去,可谓弹指一挥间。全场广大干部、职工、家属,在...
凡例
凡例凡例凡例 一、《前锋农场志(1968~2000年)》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事求是地记述前锋农场1968~2000年的自然和社会发展面貌,全面反映农场广大职工群众艰苦创业和改革开放32年进程中所发生的重大变化。突出农场的特点,力求达到思想性、科学性、...
概述
概述概述概述 前锋农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抚远县境内。地理坐标:东经133°38′~134°05′45″,北纬47°31′~47°58′50″。南面以别拉洪河为界与八五九农场、胜利农场隔河相望,西以别拉洪河24排干为界与洪河农场接壤,东以二道河为界与二道河农场为邻,北以浓江河4排干为界与鸭绿河农场...
1968年
大事记大事记1968年 12月上旬 兵团二师抽出袁德亮、魏元国、石虎山、杨新年、潘希文五名同志进驻抚远县境内踏察荒原,在抚远县“五七”干校所在地定点组建反修营,隶属六师六十团(现前进农场)。
1969年
1969年 6月中旬 反修营迎来了第一批上海知识青年,给组建反修营增加了新生力量。 9月上旬 迎来北京知识青年,这两批知青共计74人。 9月13日 吕元东调反修营任副营长,主持反修营工作。
1970年
1970年 9月3日 六十团把反修营移交给二十三团(现八五九农场)并改编为七营。吕元东任营长,朱详信任教导员。
1971年
1971年 5月 天津知青54人进七营开发建设,给七营生产建设输进新鲜血液。
1972年
1972年 4月23日 五连知青张玉平被殴打致死。
1973年
1973年 8月中旬 经上级批准,反修营独立,隶属六师。 8月 由兵团一师一团调来225名职工。这批职工绝大多数是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知识青年。
1974年
1974年 7月22日 原四十六连驾驶员北京知青郭自宜驾驶“28”胶轮车去二十三团送康拜因电瓶,因车速过快,不慎坠车而死。同年6月,七营又隶属六师,改名为反修独立营。
1975年
1975年 2月26日 哈市知青许龙春在抚远县浓江大队东山打石头,因发生塌方事故,被石头砸死。 9月21日 原五十连(现四队)上海知青倪凤英要求返城没有被批准,偷吃过量的安眠药,经抢救无效死亡。
1976年
1976年 10月17日 北京知青刘斌去二十三团修康拜因。因遇自然荒火,被烧成重伤后致死。
1977年
1977年 3月 段成志调入反修营,负责全面工作。 4 月~5 月 上级将反修营和二十三团六营及六十团的二十九连(现在的第八生产队)合并在一起,组建前锋农场。成立筹建领导小组,由段成志、韩再华、吕元东、朱相信、祖秉武、张守臣、张延铜、李海春、李维民9 人组成,负责筹建前锋农场工作。段成志任场长(...
1978年
1978年 4月上旬 四队晒场起火,烧到五队。五队大部分职工都跑到四队救火,使五队居民住宅几乎全部烧光。 5月12日 孙汝勤调入农场任临时党委书记。 7月25日 哈市知青于世贤驾驶“东风”胶轮拖拉机去抚远县拉石棉瓦,在途中翻车被砸死。 8月 组建前锋农场子弟小学校。 本年度 同时组建两个开...
«
1
2
...
7416
7417
7418
7419
7420
7421
742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