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1994年
1994年 1月 党委书记陈洪有改任场长。党委副书记包玉清改任党委书记。2月1日 农场召开四届五次职工代表大会。 2月26日 农场成立土地开发办。 5月28日 农场开始在场区中心建一条一公里白色水泥路面。当年10月1日竣工使用。 6月11日 国家对外开发公司副司长柳校华到农场,在党委会议室接...
1995年
1995年 1月19日 农场召开五届职工代表大会。 3月8日 农场第一次在五队实行职工民主选举队长。该队原工会主席曹树华被职工群众推选为队长。 5月23日 农场开始动工兴建轻工市场,当年竣工使用。 6月13日 农场把运输公司改为货运管理站,隶属交通科。 10月13日~12月30日 农场在场...
1996年
1996年 1月30日 农场召开五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在这次职代会上,农场工会主席李秀峰以社团法人代表身份与企业法人代表场长陈洪有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自此,工会与场长签订集体合同的新机制开始运行。 3月13日 农场开始动工建造3780平方米的三层小学教学楼。 同年春 农场成立股份制养殖场。 ...
1997年
1997年 1月12日 农场召开五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 5月3日 农场投资建造379平方米二层楼的变电所。 6月13日 农场开始兴建场区商业服务一条街。 6月23日 农场隆重召开建场20周年庆祝大会。大会由党委副书记冷喜主持。分局副局长纪长庆、副书记甘少光、工会主席孙英出席了大会。抚远县县长...
1998年
1998年 1月3日 全国劳模王长山出席黑龙江省政协第二次会议,他是农场系统惟一代表。 1月6日 农场召开第六届职工代表大会。 1月14日 农场下发《关于建立前锋农场场直地区居民委员会暂行规定》。 3月16日 农场党委召开第五届党员代表大会。 3月24日 农场召开党委工作会议,会议总结部署...
1999年
1999年 1月12日 农场召开六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 4月8日 分局麦播现场会在农场十四队、十五队召开。分局局长张广勤、副局长于金友出席了会议。场长张桂春做了《抢前抓早,立足抗灾,夺取春播全面胜利》的发言。 4月21日 分局交通局在农场召开全局养护路现场会。副场长窦玉敏在会上介绍了农场养护公...
2000年
2000年 4月10日 分局“水稻育秧现场会”在农场召开。到会人员看了十一队水稻育秧、苗床除草剂应用、苗床播种器播种、钵育摆栽育苗、隔离层育苗、移栽灵应用等,副场长窦玉敏在会上介绍了经验。场长张桂春在会上作了发言。分局局长张广勤、副局长于金友出席了会议。 5月10日 分局在十一队召开“水稻插秧现...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地形
第一编 自然概况建置沿革第一章 自然概况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地形一、地理位置 前锋农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抚远县境内。地理坐标:东经133°38′~134°05′45″,北纬47°31′~47°58′50″。南面以别拉洪河为界与八五九农场、胜利农场隔河相望,西以别拉洪河24排干为界与洪河农场接壤,东以...
第二节 气候
第二节 气候一、气候主要特点 农场属于大陆性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干燥寒冷;夏季盛刮东南风,高温多雨。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属寒温带地区。其主要特点是:季风寒流明显,夏季雨水集中;不仅季节之间环流和降水变化很大,而且年际之间变化亦较大;气温差异反映季节差异为冬长夏短,春、秋不明显,春天风大...
第三节 土壤植被与动植物资源
第三节 土壤植被与动植物资源一、土壤 境内土壤以自然白浆土为主,占80%以上。白浆土从亚类上可分为三种,即草甸白浆土(亦称平地白浆土)、棕壤型白浆土(亦称岗地白浆土)、潜育白浆土(亦称洼地白浆土)。在白浆土的三亚类中,又以草甸白浆土和潜育白浆土为多,是本场耕地主要土壤,占总耕地面积的95%以上。 ...
第四节 河流
第四节 河流 农场境内主要河流有别拉洪河、浓江河、二道河,均为黑龙江水系乌苏里江流域区。 一、别拉洪河 发源于富锦县东石子山之平原区,流经农场南部边缘,至八五九农场东北方向的迟德梁子而北流入抚远县境,至海青北注入乌苏里江。别拉洪河原名“别拉音”,“毕尔窦”,又名“别拉雅河”(满语),伊彻满语意...
第一节 沿革
第二章 建置沿革第一节 沿革 1968年12月份由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部分干部、职工组成开发团,在抚远县境内的二抚路153 公里处向东沿公路西部建点组建反修营。至1972年8 月该营隶属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十团(现前进农场)。1972年9 月该营隶属二十三团(现八五九农场)改名为二十三团七营。1...
第二节 场部
第二节 场部 一、位置与交通 农场场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33°52′,北纬47°36′。场部东西长1.8公里,南北宽1.5公里,占地面积2.7平方公里。佳抚路自西向东,抚饶路自南向北交叉穿过场部中心区。居民分散在场区四周。农场现主要公共建筑设施都分布在沿佳抚路和抚饶路两侧。经过24年的开发建设,现...
第三节 职工队伍
第三节 职工队伍一、结构变化 据统计,到2000年底,农场在岗职工总数2042人,比建场时的1769人增加273人,比全面兴办职工家庭农场的1986年3003人减少961人。减少主要原因有:一是离退363人;二是调出176人;三是自动退职817人。全场新增加职工395人,其中招收农场职工子弟165...
第四节 党政领导更迭
第四节 党政领导更迭 从1968年12月份组建反修营到2000年,已经走过32年的历程。农场党政班子成员经过多次变动与调整,其中党委主要领导变动10次,行政主要领导变动8次。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工作调动;二是老同志离岗让贤;变动总的趋势是向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方向发展。 ...
«
1
2
...
7418
7419
7420
7421
7422
7423
742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