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教育状况
第六编 文化第一章 教育第一节 教育状况1989年龙镇农场有学校7所,其中职业高中、初级中学、场直小学各一所,分场小学4所,在校学生2898人,其中职业高中243人,初中839人,小学生1,816人。 教职工及行政干部共273人,其中专职教师166人,(职高教师20人,中学教师45人,小学教...
第二节 领导更迭
第二节 领导更迭 一、教育行政领导人 1958.5—1967.12,王国章任龙镇劳改支队宣教干事。 1966.5—1967.12,张风乔任龙镇劳改支队宣教干事。 1968.1—1970.6,周云清任宣教干事。 1970.7—1971.6,高文增任教育革命委员会主任, 1971.7—19...
第三节 各类教育
第三节 各类教育 一、学前教育 龙镇农场的学前教育在1986年以前,曾隶属于场办公室、场工会(托儿所)领导。1987年,按上级教育部门认真搞好幼、小衔接的精神,提高小学教学质量,恢复挽救农场幼儿教育的瘫痪状态,全场各小学均办起了“学前教育班”。在小学教师中抽调一少部分具有儿童语言,有强烈事业心...
第四节 教师队伍
第四节 教师队伍1958年以前,龙镇农场共有专职教师30名,除1名大专、2名中专、8名初中水平的教师外,其余都是小学水平,师资水平较低。为适应农场办学需要,除自学提高知识水平外,还在场内办班提高。 1966年,文化大革命动乱期间,部分教师被揪斗,下放劳动,致使教育事业处于脱节状况。 1971年...
第一节 通讯报道
第二章 新闻第一节 通讯报道1955年建场到1974年龙镇农场的通讯报导工作,隶属于政工科、政治处、宣传科、宣传部领导,场内新闻工作人员稿件从未见过报。1975年场宣传科新闻干事赵俊国拍摄的新闻照片在黑河日报上发表,打破了报纸无名的局面。全年在农垦报、黑河日报、黑龙江日报上发表文字稿和新闻图片8...
第二节 广播
第二节 广播1956年,龙镇支队建立广播站,播音员由郭凤兰担任,当时有50瓦扩大机1台,有25瓦高音嗽叭4个。 1959—1967年,广播站在党委领导下,由政治处提供稿件,结合当时劳改工作和生产任务进行宣传,配合中心工作大力宣传好人好事,每天广播3次。随着形势的发展,配合各阶段任务进行宣传,定期...
第三节 电视
第三节 电视1979年新任党委书记王维新来场带来一台14英寸黑白电视机,是农场职工中拥有的第一台电视机,引来了政工部门的同志们不断到家观看。 1982年,场部电视普及较快,场直单位共有3165户,有黑白电视户就占总户数的45%。 1989年全场普及电视,全场总户数3506户,有彩电数187户,...
第一节 文化设施
第三章 文化艺术第一节 文化设施 一、电影、俱乐部 电影队组建于1961年,南文祯任电影队长,隶属于支队政治处领导。当年农场购买了一套35毫米(解放103)和一套16毫米电影放映机,有放映员4—6人,每年放映400场,观众达10万人次。1966年以后,农场又陆续购买了3台16毫米放映机。19...
第二节 群众文艺
第二节 群众文艺文娱宣传。1958年以前,因职工少,文艺活动大多数依靠犯人演戏为主,所演节目大多是京剧等戏剧。 1962年各基层单位和总场联合排练节目进行演出,活跃了职工文化生活。值此以后分场和场部每到冬闲都排演一些节目,有时还到外地去演出。 1968年大批知识青年来农场,农场吸收知青中能编能...
第三节 文艺创作
第三节 文艺创作自1955年建场以来,群众性的文艺创作始终没有间断。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不同形势的需要,在群众中经常开展小型的文艺活动,自编自演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如相声、快板、大鼓书、三句半等,对当时工作的开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活动来的快,去的也快,很少有记载。 80年代后,大型节日或...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四章 科技第一节 发展概况1955—1962年,农场相继成立了良种场(实验站前身)、良种队,负责大豆、小麦、苞米、谷子,土豆等优良品种的引进、繁育、推广,各生产队也都配备了农业技术员。 1964年,在现在的良种站正式建立了种子实验站,由王玉贵、安松林等2人负责。 文革期间,科技工作虽然受到...
第二节 科技机构
第二节 科技机构 (一)科学技术委员会 1979年,农场正式成立了科学技术委员会,人员共计22名。 主 任,刘昌和(场长) 副主任:战守昌(副场长) 田维学(工程师、副场长) 孟宪良(农艺师、副场长) 委 员:南文祯(工会主席) 安松林(农艺师、生产科长) 李凤祥(助理农艺师...
第三节 科技队伍
第三节 科技队伍龙镇农场科技干部及科技人员的来源:一是来自全国和省内大专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生;二是从当地有实践经验的干部和工人中选任的技术干部;三是代培进修人员。 1987年以前共有科技人员120人,1987年后,科技人员共计565人。高级工程师8人,工程师75人,助理工程师186人,技术...
第四节 科研成果
第四节 科研成果
第五节 科学普及
第五节 科学普及1980年—1989年,全场农业生产队配备了农艺员,在良种引进繁育、药剂灭草,药剂拌种等诸多科技方面,起到了监督、把关的作用。 为了提高职工业务能力,先后举办了农艺员、财会、电讯、蔬菜栽培、拖拉机手及康拜因驾驶员学习班,增强了他们各自的科学意识,为科技兴农、科技兴场奠定了良好的基...
«
1
2
...
7940
7941
7942
7943
7944
7945
794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