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地方财政收入
地方财政支出
金融·保险
金融工作综述
存贷款和现金业务大幅度增长
到1986年末,银行各项存款总额172.6亿元,较年初增加38亿元,超计划54.8%,是历史上存款增加最多的一年。全年累计贷款总额已达345.9亿元,比年初增加69.2亿元,比“六五”期间年均增加25亿元多1.8倍。1986年全省现金总收入314.5亿元,比1985年增长18.7%。198...
初步完善金融体系
1986年6月底,我省完成保留县级人民银行的工作,到年底,新分设的60个县人民银行的各项建设基本完成;各专业银行、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不断发展,又新增设15个信托投资公司,16个城市信用社,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已经形成。
改革结算办法
1986年,省人民银行和各家专业银行对结算办法进行了大胆改革,在全省54个市县建立了同城票据交换和清算所,银行间的资金划拨实行电话汇款办法,使同城票据传递时间由7天减少到2天左右,仅此一项就可节约资金3亿元。省工商银行,还在13个市县开办了联行电传汇款业务,加速了资金周转。在牡丹江市试办了...
开拓和发展资金市场
到1986年底,全省已建立了以哈、齐、牡、佳支行为依托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短期资金市场20余处,并同全国52个城市建立了资金拆借网。全省通过资金市场,共拆出拆入资金31亿多元,其中,从省外拆借5.2亿元。此外,还通过资金市场调剂外汇2000万美元。这些短期资金拆借,在提高资金利用率,缓解工业...
金融调研信息网络形成
以省人民银行为中心,以中心城市人民银行为基地,以各地、市、县为依托的金融调研信息网络,在1986年全部建成并联网。这些信息网络主要有,以齐齐哈尔市为基地,以大庆和大兴安岭为依托的龙西调研信息网;以松花江为依托的松黑绥调研信息网;以佳木斯市为基地,以伊春、双鸭山、鹤岗、七台河为依托的龙东调研...
省工商银行工作概述
城镇储蓄大幅度增长
1986年省工商银行系统新建储蓄所200个(当年开业102个),扩建、改建老储蓄所42个,吸收存款9000万元。建立银行企业联办储蓄所137个,各种形式的储蓄代办所发展到37128个。年末储蓄余额68亿元,占各项存款余额的59.6%,比上年增加16.1亿元,居全国第4位。
贷款扶持技术改造
1986年工商行的技术改造贷款使用,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重点建设为指导思想。积极支持轻工、纺织、节约能源和交通运输业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重点支持机械、电子项目550项,500个重点工程收尾、安装项目的技术改造,60个大中型企业和重点产品的技术,设备引进。同时,利用贷款促进低效项目的转...
开办电传汇款业务
省工商行1986年8月向省邮电管理局并报请邮电部,申请加入TELEX用户电报网,开办电传汇款业务,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同年10月,先后完成了省分行、哈尔滨市分行营业部和安埠街办事处;齐齐哈尔市支行营业部和龙沙办事处;牡丹江市支行营业部和长安街办事处;佳木斯市支行营业部和长安街办事处...
农村金融概述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1986年在巩固消化前几年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又迈出了一步。1.在信贷资金管理上,除了借款额度、技术改造贷款、乡镇企业设备贷款三项为指令性计划外,其余都为指导性计划。2.在全省农行系统开放短期资金拆借市场。并对佳木斯和牡丹江市郊行实行在当地人民银行实借实存的资金管理办法,扩大了基层行资金运用...
«
1
2
...
86
87
88
89
90
91
9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