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彩页27
彩页27 呼中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老金沟金矿
彩页28
彩页28 森警总队阅兵式 邵奇惠省长检阅空降扑火队 森警报话兵
彩页29
彩页29 驯廘 梅花鹿JILINSIKA 驼鹿 兴安马鹿 纵纹腹小鸮 红脚隼
彩页30
彩页30 白鹳 榛鸡(飞龙) 普通鵟 松鸡 松鼠 松鸭 黑熊 野猪
彩页31
彩页31 山产品
彩页32
彩页32 樟子松 落叶松球果
彩页33
彩页33 樟子松球果 山丁子 野刺玫果 赤芍
彩页34
彩页34 兴安杜鹃(映山红) 金针 野罂粟 柳兰
彩页35
彩页35 林海雪原有人家000036;[/$$p]
总述
总述 大兴安岭林区位于祖国东北黑龙江省最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北坡。东与黑河地区相连,西南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为邻,北界与俄罗斯相望。地理座标为北纬50°11~53°33′,东经l21°14′~l27°00′之间。总面积84 620平方公里。 流经林区的主要河流有黑龙江、嫩江、呼玛河、...
编下序
第一编 森林资源编下序 大兴安岭林区属于寒温带针叶林分布区,占71.5%的森林覆盖地表,森林资源丰富,形成了自然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供人类开发的自然资源和潜在资源,更是横亘我国东北边疆的一条天然屏障,起着阻挡西伯利亚寒流,减缓蒙古高原旱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森林不...
章下序
第一章 森林状况章下序 2亿多年前,由于大陆和太平洋相对挤压所产生的扭力,形成一系列北东——南西的褶皱,断裂以及由断裂控制的大型隆起和拗陷,称为新华夏隆起带,这就是大兴安岭形成的地质史。裸蕨植物覆盖着山地,森林形成。在塔河县境内出土的中生代木化石证实了早期森林植被存在的事实,而在呼玛县出土的...
第一节 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 土地是一种最重要,最基本,最宝贵的有限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财富之母,也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林业用地是森林资源存在的基础,保护林业用地是发展林业,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发挥森林多种功能的关键。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开发和使用各类土地资源,发挥土地资源潜力,为经...
第二节 森林分布
第二节 森林分布 一、建国前森林资源 建国前大兴安岭林区没进行过森林调查,但却有多方面估测数字,相互之间相差幅度较大。根据黑龙江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关于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分析资料,1950年全区有林地面积为607.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
第三节 森林类型
第三节 森林类型 一、林型(森林类型) 森林类型是森林的自然分类单位,是树木组成和立地条件都相似的林分的综合。1954年大兴安岭林区进行了林型调查,划分了林型。划分林型的目的,在于进行对森林实行集约经营,有区别的对待不同类型的林分,采...
«
1
2
...
12067
12068
12069
12070
12071
12072
1207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