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农业分场简介
第三节 农业分场简介 一分场 1958年4月建场。位于农场西部。占地总面积269,215亩,其中耕地194,287亩,人口6442人,其中职工2919人。 分场辖有一、二、三、四、五、六、八、九、十、十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共 13个农业生产队,以及基建工程队、机运队、中学、商店、卫生...
第一节 地形
第三章 自然概况第一节 地形 农场西南部为完达山余脉的低山区。其余除中部有大孤山、头道山、二道山、三道山四座山岗外,均为平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南高北低,局部地区微地形复杂。农场东西长50余公里,南北宽20余公里,大致呈头向东北的奔鹿状。 西南部低山区,海拔100米以上,沿山陵地...
第二节 河流
第二节 河流 场内有大小河流六条,其中有挠力河、内七星河、地河三条界河;金沙河、梨树河、双柳河三条无尾河。 挠力河:自西向东流经我场区,长约30公里。年来水量达30亿立方米,最大流量320立米/秒,弯曲系数为2,平均河宽29公尺,平均水深2.6公尺,坡降在1/1000~1/10000之间。...
第三节 气候
第三节 气候 五九七农场属寒温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4℃。冬季漫长;春季气温升降剧烈,易出现大风,夏季雨多温高风扬,气候温热;秋季凉爽,降温急骤,时有冻害发生。 冬季历年极端最低地温为零下34.6℃,最大冻土深度为206公分,平均冻深189公分。冬季(11—2月)降水稀少,平均降水...
第四节 主要资源
第四节 主要资源 一、土地资源 农场现有耕地64.6万亩,占总面积的45%。草炭土类占总面积的33.4%,棕土类,占总面积的17.5%,白浆土、黑土类各占总面积的0.5%,沼泽土占47.3%。土壤有机质含量3—10%,大部分在6%左右。 农场尚有荒原38万亩,其中可垦荒地13.2万亩,所...
第一节 人口
第四章 人口民族第一节 人口 农场人员是由广大转业官兵,山东支边青年,移民,河北支边青年,北京、上海、杭州、舟山、哈尔滨、鹤岗等城市下乡青年,全国各大中专院校毕业分配学生,合并到农场的人民公社社员,以及职工子女,自流、投亲等多方面人员组成。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共同艰苦奋斗,有的还为农场建设献...
第二节 民族
第二节 民族 五九七农场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族职工、家属相居融洽,各族习俗、互相尊重。根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场共有10个民族,其中汉族283 70人,满族 1156人,回族84人,蒙族46人,苗族32人,锡佰族32人,壮族25人,朝鲜族13人,土家族3人,布依族2人。
第一节 经营规模沿革
第五章 经营状况第一节 经营规模沿革 建场初期控制土地面积约630万亩。1959年12月五分场(杨家围子分场)划归集贤农场(现双鸭山农场);1960年兰棒山煤矿撤销,1961年全场土地总面积为419.5万亩。其中耕地18万亩,可垦耕地41.6万亩,待垦荒地190.7万亩,山林地142.7万...
第二节 三十年经营成果
第二节 三十年经营成果 经过30年拼搏建设发展起来的五九七农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经历了创建时期、调正时期、挫折时期和改革时期。走过的是一条曲折艰苦的道路,也是一条光辉胜利的道路,从而展示了以广大复转官兵为主体的全场职工、家属“开拓奉献、团结奋,进”的农场企业精神。 1958年至1987...
第三节 经营现状
第三节 经营现状 一、全场耕地面积及主要机械拥有量 1987年全场耕地面积646,256亩,其中粮豆种植面积为567,989亩。 主要生产机械拥有量:各类拖拉机480台,折合1274标准台,其中职工自有78台,折合183标准台。上述数字中,农用履带式288台。联合收割机207台(自走式1...
第一节 农场的建立
第二编 简史第一章 建场初期(1958——1962)第一节 农场的建立 一、农场的前身——八五二农场三分场 五九七农场原名八五五农场。它是在八五二农场原三分场的基层上扩建起来的。 1956年6月,以师长黄振荣为首的铁道兵转业部队在宝清县东南的南横林子地区建起八五二农场。 1956年...
第二节 建场第二年
第二节 建场第二年 一、划归合江局 改名五九七农场 八五五农场于1958年10月划归合江农垦局属辖。 密山铁道兵农垦局(当时已改为牡丹江农垦局)为了保持其所属农场场名按“八”字排列顺序的需要,将金沙农场改名为八五五农场,遂与我场重名。1959年7月,经合江农垦局正式批准,将八五五农场改...
第三节 三年困难考验
第三节 三年困难考验 一、严重自然灾害,连年减产欠收 1959年7—10月,降雨达529毫米,为常年的1.76倍。不仅使小麦大田减了产,也严重的影响了秋翻地。有近三万亩二荒熟地没有翻过来,给第二年的春耕播种造成很大被动。1960年春,在播种的关键时刻,从4月至6月,连阴雨又达40余天,降水...
第四节 左倾思想的影响
第四节 左倾思想的影响 建场初期,左倾思想,在农场也有波及,对农场开发建设,人为的造成很大损失。主要表现在: 一、反右倾、拔白旗 农场反右倾保守思想,反损失浪费的“双反”运动,正式全面展开是在1958年9月上旬。当时广大官兵刚从城市转到边疆,从舒适的生活环境转到一片荒野的开荒点,180度...
第五节 “五边”建场方针见成效
第五节 “五边”建场方针见成效 “边开荒、边生产,边建设、边积累、边扩大”的五边建场方针,是总路线大跃进的产物。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1958年3月中央成都会议决定,要动员退役军人,大办军垦农场,广大转业官兵一下涌进北大荒,如何安置,形势逼人。当时只好把点铺开,把面扩大,把人推进荒原,搞边开...
«
1
2
...
14211
14212
14213
14214
14215
14216
1421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