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彩页13
彩页13捐资兴建的小学教学楼。职业高中教学楼和实验楼。职工医院门诊楼。
彩页14
彩页14场部和平大街1994年竣工的职工住宅楼。田径运动会上的团体操表演。
彩页15
彩页15农场电视转播台老干部门球队在比赛中。
彩页16
彩页16秧歌汇演。学雷锋小组走上街头。农场首次大集的热闹景象。
第一章 自然概况
第一编 概述第一章 自然概况 绥滨农场位于三江平原北部边境黑龙江省绥滨县境内。地理座标在东经130°22′30″—131°51′27″,北纬47°5′—47°42′30″之间。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26公里。总控制面积518.89平方公里。南临松花江,北靠黑龙江。沿黑龙江2l公里有农场1队...
第一节 人口
第二章 人口与民族第一节 人口 一、全场总人口:1995年末为19645人,同1985年19741人相比10年来减少了96人,人口负增长4.86‰。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10年来人口出生率为12.38‰,出生人口2414人;死亡率为3.65‰,死亡人口706人;自然增长率为8.79‰...
第二节 民族
第二节 民族 全场汉族人口为19175人,占总人口97.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70人,占总人口2.4%。在少数民族中满族393人,回族21人,蒙古族7人,朝鲜族30人,苗族2人,壮族9人,布依族1人,土家族5人,侗族1人,彝族1人。
第三章 职工队伍
第三章 职工队伍 1985年末,全场职工总数为9129人。10年间,农场解决本场职工子女就业招收职工和合同工3890人,安置复转军人90人,外地调入60人,接收大中专毕业生101人;办理离退休职工1830人,调离农场2030人,死亡156人。增减相抵,纯增加职工125人。到1995年末,全场...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四章 组织机构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二节 农场党政领导人和基层单位领导人
第二节 农场党政领导人和基层单位领导人 农场党政领导人任职一览表农场机关各部门及专业公司领导人任职一览表农场农牧生产队领导人任职一览表场直基层单位领导人任职一览表
第一节 经营规模
第五章 生产经营第一节 经营规模 绥滨农场是以农业为主,农工商综合发展的大型国有企业。 全场耕地面积492630亩。有33个生产队,5114名农业职工。现有家庭农场3462个,其中机械户369个,占家庭农场总数的10.6%,承包土地21466公顷,占承包总面积的70.1%;无机户30...
第二节 经营成果
第二节 经营成果 一、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粮豆总产累计622285吨,比改革前10年总产405199吨,净增 217081吨,增长53.6%。平均亩产138.6公斤,比改革前10年增长 69%。1995年粮豆总产达到105279吨,单产每亩240.3公斤,分别比上年提高50.5%和43....
编下序
第二编 简史编下序 绥滨农场从1986年起到1995年止,这十年所走过的路,是一条改革之路;这十年的历史,是一部改革的历史。 绥滨农场从1983年起,开始探索改革之路。1985年在认真试点,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土地承包到户,农机具转让给职工经营,并对家庭农场实行“固...
第一章 改革探索时期(——1986年)
第一章 改革探索时期(——1986年) 绥滨农场从1948年建场到1982年的34年中,一直实行以生产队为基础,农场高度集中,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经营的经营管理模式。尽管从1979年开始,国家对农场实行了财务包干办法,但农场依然是吃国家大锅饭,经营单一,管理粗放,到1982年末,形成包干...
第一节 改革试验区的建立与运行
第二章 国家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第一期改革试验时期(1987年——1993年)第一节 改革试验区的建立与运行 试验区的建立 绥滨农场从1985年开始,以兴办职工家庭农场为突破口,进而推进其它结构性改革,形成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格局,出现新的生机和活力。到1986年,通过两年的实...
«
1
2
...
14397
14398
14399
14400
14401
14402
1440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