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五节 气象
第五节 气象 农场气象站业务隶属宝泉岭管理局中心气象台指导,行政上直接归农场生产科领导。1986年至1993年由牟泽君任站长,1993年后,由孙春雨任站长。1986年至1995年人员稳定在3人。 1993年购进386型微机一台,同时配上气象传真卡和建立了气象资料数据库。提高了收制天气形...
第六节 自然灾害
第六节 自然灾害 本地区系属于中纬度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受内陆高气压和海洋低气压及季风的交替影响,气候多变。总的气候变化规律,冬季慢长,干燥而严寒,春季多风易旱,夏季湿热短促,秋季温降急剧。一年三季常有旱、涝、风、雹、低温冻害等灾害发生。 1986年——1995年间,最常见的是旱涝灾害。...
第七节 水稻生产
第七节 水稻生产 一、发展概况 1986年——1993年间,由于稻米销售受市场影响,水田种植水平不高,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差,导致职工种植水田积极性不高,累计开发面积16500亩,仅占农场种植面积的3%。大部分为低洼易涝地,分布28个生产队,种植户98个,大多为农场职工种植。插秧面积占...
第八节 农技服务
第八节 农技服务 1993年成立农业技术服务公司,隶属科技科领导,1994年成为独立经营实体。 农业技术服务公司成立时,有工作人员8人,其中大中专学历者 7人;高级工程师2人,中级职称3人。公司经营面积100平方米。配有科普宣传车1台。经营服务项目有:农业技术咨询、集团承包、科学试验和...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二章 农机第一节 发展概况 1985年在兴办家庭农场同时,按国家要求成立农机监理所,合并在农机科办公,使农机管理融经济、行政、法律为一体。 1988年全部配齐机务副队长,并明确职责范围,使农机形成两级服务网络。 1990年农机管理工作实行五项达标,使农机各项管理有了标准和目标...
第二节 农机变革及更新
第二节 农机变革及更新 一、农业机械变革 1985年前农业机械所有权统为全民所有,机械更新资金全部为国家投入,机具保养维修、“三库一场”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亦全部由国家支付,即“国家投资,全民所有,队为基础,统一经营”。 1985年全面兴办家庭农场,农机具除粮食处理、晒场、种子加工...
第三节 农机标准化管理
第三节 农机标准化管理 1985年兴办家庭农场机具转让后,各家各户将机具全部拉回自己家中,停放场闲置起来了。1986年5月,农场组织全场38个生产队机务副队长分成四个组,进行了办家庭农场以来的第一次全场性机务大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是“三库一场”的管理与机车保养,共六项百分考核指标,逐队逐项检...
第四节 农机具修造
第四节 农机具修造 1986年前农机修造厂原有厂房3138平方米,能满足修理和制造需要,10年间厂房末扩建。 10年来修理设备有简易更新,先后购进插床、磨床、剪床、摇背钻床、油泵试验台、铣瓦床、除尘器、动力平衡试验台等,总投资为 36.2万元。1995,年末固定资产原值为82.6万...
第五节 农机监理
第五节 农机监理 根据国发[1984]27号、机黑发[1984]100号文件精神于1985年5月成立农机安全监理所,与农机科合并办公。农机科科长王军人兼农机安全监理所长。有3人分管农机监理工作。农机监理所的设立,使农机管理进入法制管理轨道。 从1985年到1986年4月,按国家和上级有...
第六节 机务队伍及培训
第六节 机务队伍及培训 1985年改革后,家庭农场拖拉机驾驶员配备不足,一些老驾驶员接近退休,机务队伍新老交替,出现“一人多机”、“父子车”、“夫妻车”的局面。1988年后农场加强了生产队农机工作的领导力量,配备一名懂业务、懂技术的专职机务副队长,并明确职责,认真执行《机务规章及规程》、《农...
第七节 农机档案管理
第七节 农机档案管理 1985年农机监理所成立后到1986年对全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动力机械都建立档案和台帐,正本由生产队机务副队长统一管理,副本由承修单位管理;各类农具全部建立统一印发的卡片一式两份,由场队两级分别管理。机务副队长调转工作时将档案及卡片完整地移交下届机务副队长,并由机务科...
第八节 农机新技术推广
第八节 农机新技术推广 1986年后,农场农机科非常重视农机新技术的信息,选择典型生产队购入新设备试范,然后推广,对农业集约经营提高单位产量取得明显效果。1987年农场购进ZBG—1—6型精密点播机,通过实践检验效果良好,增产15—20%。1990年为加快三垅栽培进程,农场实行集一贷一政策,...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三章 农田水利第一节 发展概况 1986——1995年间农场水利建设以长远建设规划作依据,坚持合理地利用水土资源,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实行“山、水、土、草、林、田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治涝为主,灌溉兼顾的原则。 10年中,全场共开挖排水干沟8条,支沟162条...
第二节 投资结构
第二节 投资结构 改革前农田水利建设投资为国家投资,改革后水利投资由原来单一国家投资改为多元投资。 1990年农场实行了水利发展基金制度,下发了场发[1990]1号文件,确定每年每亩耕地上交1.00元。为加大水利投资力度,1994年增加到每亩3.00元。95年农场规定水利发展基金按旱田...
第三节 洪涝灾害
第三节 洪涝灾害 根据多年的气象资料,农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03.8毫米,农业生产遭受水灾比较频繁。十年来农田水利工程逐年配套,堤防工程加固加高,洪涝灾害逐年减少,耕地面积逐年扩大,粮豆平均亩产逐年提高。 蜿蜒河涝区未治理前的1981年,年降雨量为682.4毫米,全场粮豆平均亩产76公...
«
1
2
...
14399
14400
14401
14402
14403
14404
1440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