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丧葬
第三节 丧葬 鹤山农场从建场至今仍然保持着古老的丧葬习俗一一土葬。由于农场没有火葬设备,至今仍然实行土葬,即尸体用木棺装殓,野外埋葬。一般成年人死亡后都要举行丧葬仪式,特别是老年人寿终丧葬隆重,更为讲究,说道也很多。本地多年形成的风俗:人死之后(一般都指成年人以上),其亲朋好友,街房邻居,及...
第四十四章 宗教信仰
第四十四章 宗教信仰 本场原本无人信教,也没有教堂和教会组织,人们普遍的都对宗教生疏,无所认识。后来,在农场接收的外来人员中,有个别的信教者,把宗教信仰带入本场,开始传播发展,但其影响和传播的范围甚小。个别信教者也并不是纯粹的教徒,他们没有组织、没有活动,同外地教会组织也无联系,只在家中自读...
第四十五章 封建迷信
第四十五章 封建迷信 虽然鹤山农场与新中国同龄,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展壮大,职工群众在新的时代中生活、劳动,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封建迷信思想迄今还没有彻底的肃清,在一部分人,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的思想意识中还有信崇。民间流传的迷信做法和说法还存在,其主要表现有: 在一些人的头...
第四十六章 新风尚
第四十六章 新风尚 鹤山农场与新中国同龄。三十多年来,全场广大职工、群众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在新中国良好的社会关系,社会风气的熏陶下,树立了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三十多年来,各种好人好事、新人新事层出不穷,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新事新办,拾金不味,舍已为人等新风尚已蔚然成风,一代代新人茁壮成长...
第一节 新事新办
第四十六章 新风尚第一节 新事新办 新事新办主要表现在婚姻嫁娶方面。建场三十多年来,我场广大青年男女,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在社会主义新的婚姻观和道德观的影响下,思想进步,敢于冲破旧的封建礼教的束缚,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提借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晚婚和划生育。结婚,女不要彩礼,男不铺张浪费,新事...
第二节 拾金不昧
第二节 拾金不昧 建场至今,拾金不昧者多之。不论成人还是儿童,不论钱物的价值多少,拾金者都能分文不昧,如数交还失主。如l982年六队青年职工刘金亮在拖车厢里拾到上海牌手表一块,价值120元,当时无人看见,但他却能马上交给队领导,然后找到失主将手表交还。类似事例可谓举不胜举,层出不穷。特别是党...
第三节 助人为乐
第三节 助人为乐 在我场,助人为乐之事到处可见,特别是党团员、青年和中小学生做的更多。人们以雷锋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多做有益于他人的事,把帮助别人,助人为乐当做自己最快乐的事。呈现出一人有事众人帮,一家有事众家忙,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共产主义道德风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第一节 方言
第四十七章 方言谣谚歇后语第一节 方言 本场人员来自全国各地,语言复杂、方言不一,各有特色。由于本场所处东北地区,方言自然以本地人的说法为主,虽然来自南方的老垦荒队员的地方语言不能改变,但在农场出生,成长的新一代将继续承沿本地的方言。因此农场的方言与地方方言基本相同,差异甚小,基本属于东北...
第二节 谣谚
第二节 谣谚 农 事 谚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种地不上粪,纯属瞎胡混;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 浅种深趟,粮食满仓; 干铲干趟如上粪,湿铲湿趟如夹棍; 三分种,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 种在犁上,收在锄上; 过了芒种,不...
第三节 歇后语
第三节 歇后语 哑吧吃黄莲…一有苦说不出; 蔫蔫罗卜一一辣熬人; 种子下地不出苗一一坏种; 脚底下长疮,头顶头冒脓一一坏冒了尖啦; 后脊梁长疮,肚脐眼流脓一一坏透了; 豁牙子啃西瓜一一尽出坏道道; 二十一过了不见出鸡一一坏蛋一窝; 烟筒里招手一一往黑处行; 螃蟹过马路一一横行...
“象皮山”传奇
第四十八章 民间传说“象皮山”传奇位于本场十四队(原旭光农场三队)的东侧,有一座不太高的山,人们称之为象皮山。多少年来,对于此山,民间有着神话般的传说,给人一种神秘之感。 相传在清朝年间,这座缓坡的山上长满奇花异草,山崖上有一棵古松,英姿挺拔。山下有一个村庄,村庄里住着一位美丽、善良、勤劳的姑娘...
七十二连环泡
七十二连环泡据说在很早以前,这里没有水泡子。有一个大旱之年,天无丝云,地无滴水,草苗干枯,火辣辣的太阳烤得大地简直象要着火一般,地上的生灵面临死亡的危险。就在人们到了无法忍受之际,一条天龙乘闪电雷鸣降雨来到人间,为人间排忧解难,并用龙尾扫地,每扫一处便成一个水泡,连扫七十二处,就成为七十二个水泡子。...
第一节 工资
第四十九章 人民物质生活第一节 工资 本场是国家全民所有制的农业企业,其所有正式职工都属国家农业工人,主要从事农业劳动,为国家生产粮食。职工进行生产劳动,创造价值后,所得报酬是由国家按月计(全年十二个月)的形式,用现金(人民币)按月进行工薪兑现,即形成固定的工资制。这种工资制按国家规定的标...
第二节 就业
第二节 就业 本场职工的成年子女参加工作,主要是采取各种形式的劳动就业。l980年以前,凡年满十八周岁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都可参加工作,招收为全民性质的固定职工。1980年起,根据国家招工政策的新规定,开始实行子女接班(老职工退休后由子女顶替),从职业高中毕业的学生中招收职工的新政策。为照顾部...
第三节 居住
第三节 居住 随着农场经营成果的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居住条件逐步得到改善,而且是越来越好。现在全场已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职工住宅都是砖瓦结构,墙壁粉刷,水泥地面,居住面积也比较宽裕,三口人以下居住面积一般都近40平方米,四口人以上则达50多平方米。一户分为多居室,老少男女分居,比较方便。新婚...
«
1
2
...
15311
15312
15313
15314
15315
15316
1531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