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九篇 日用化学工业
日用化学工业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日用化学用品是人民生活朝夕不可缺少的 消费品。黑龙江地区的日用化学工业发展较晚,1949年以前,许多产品依靠省外进货。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黑龙江省日用化学工业有 了较大的发展。 1985年,全省日用化学工...
第一章 火 柴
火柴,最早称“自来火”,北方人俗称“取灯”。因从外国传入,也称“洋火”。 火柴工业开创于欧洲。1865年,火柴开始输入中国。1879年,中国人卫省轩在广东省佛 山县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巧明火柴厂”。1905年,日本商人在长春开设了中日合资经营的日 清磷寸株式会社,东北的火柴市场逐步被日本人...
第一节 重点企业
一、呼兰火柴厂 呼兰火柴厂,是黑龙江省最大的火柴生产企业。全厂职工人数占全省火柴工业职工总人 数的60%,固定资产占53%,生产能力占65.8%,火柴产量占61.5%,工业总产值占62.2%。 呼兰火柴厂始建于1927年11月,原厂名为振兴火柴厂。当时东北三省已有10家火柴工厂,...
第二节 火柴生产
火柴,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以木材为主要原料,火柴头以化学材料制成。 黑龙江地区1914~1950年30多年间,一直生产含有毒性、不安全的黄磷木梗火柴。产品 商标有:阿什河明远火柴公司生产的金钟牌;齐齐哈尔鲁昌火柴公司生产的双地球、燧人、 梅兰芳牌;呼兰振兴火柴厂生产的宝马、地球、天坛、封...
第三节 技术装备
黑龙江早期的火柴生产,由于生产技术和装备落后,每年只能两季生产,夏季制杆、糊 盒,冬季沾药。主要生产设备只有制杆、旋火柴盒薄木片使用机械,其余工序完全手工操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和地方投资2 400多万元,对火柴工业进行了全面技术改 造,先后将火柴生产用的排杆机和卸杆机改为电力...
第二章 肥皂香皂
黑龙江从30年代开始有手工业作坊生产肥皂。1934年,齐齐哈尔已有生产肥皂的手工作 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个市生产肥皂的手工作坊达33家,主要生产黄黑色的肥皂, 产品粗糙,只能供民间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龙江的肥皂、香皂工业逐渐发展。1949年,肥皂产量76吨, 1950...
第一节 工厂建设
在旧中国,黑龙江地区生产肥皂、香皂的企业主要是私人资本和合伙经营的手工作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由国家投资新建和扩建肥皂厂。 一、黑龙江油脂化学厂(原黑龙江肥皂厂) 黑龙江油脂化学厂,是黑龙江省生产肥皂、香皂的主要企业之一。1951年由国家投资100 万元开始筹建,1953...
第二节 生产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和地方用于黑龙江肥皂、香皂工业生产建设和技术改造的 总投资额3 534万元,其中1981~1985年用于技术改造投资89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25.1%。经 过技术改造、引进新技术和购置国内先进生产设备,肥皂、香皂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有很大 进步和提高。哈尔滨化工三厂和黑龙...
第三节 产品产量
旧中国,黑龙江地区生产的肥皂、香皂,产量低,质量差,满足不了人们生活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实行扶持和保护日用工业品生产的政策,使黑龙江肥皂、香皂 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到1985年,全省肥皂、香皂总产量达33 340吨,比1949年增长437.6倍。 一、产量品种 19...
第三章 合成洗涤剂
黑龙江合成洗涤剂工业,是6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到1985年,全省合成洗涤 剂及辅助材料的生产企业发展到4家,职工1 05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4人,固定资产原值 1 505万元,净值1 153万元,年产能力23 032吨。1985年,实际产量16 443吨,比1971年增 长14.7...
第一节 工厂建设
全省有洗涤剂企业4家,即:黑龙江省合成洗涤剂厂、哈尔滨合成洗涤剂厂、牡丹江日用 化学厂、五常松花江日用化学厂。 黑龙江省合成洗涤剂厂,原名双城合成洗涤剂厂,1966年建于双城县,是黑龙江第一家专 业生产合成洗涤剂的企业。原设计生产规模,年产30型洗衣粉1万吨,洗衣粉原料烷基苯3 000 吨...
第二节 制品生产
黑龙江省合成洗涤剂厂投产后,只生产一种松花江牌洗衣粉。1978年以后,五常、牡丹 江日用化学厂相继投产,洗涤剂品种日渐增多。主要增加了复配洗衣粉、加酶洗衣粉、含氧 漂白洗衣粉和杀菌洗衣粉等新品种。民用洗涤用品逐步向多品种、专用化方向发展。黑龙江 省合成洗涤剂厂由建厂初期生产的单一品种增加到6个品...
第三节 经济效益
黑龙江省合成洗涤剂厂,从1970年投产以来连续亏损11年,到1982年才扭亏为盈,获利 6.3万元。 1983年,洗衣粉市场疲软,销路不畅,各生产企业在增产适销对路产品的同时,积极改 善经营,努力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疏通产销渠道,扩大销售,减少产品积压,使生产销售 同步增长。黑龙江省合成...
第四章 干电池
黑龙江电池工业的发展,起步较晚。 1945年前,黑龙江地区仅有两三家手工操作的小电池工厂,设备简陋,质量低下。1947 年,原松江省才建有机械生产的电池厂,1949年电池总产量14万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投资1 033万元发展黑龙江电池工业,企业由1家发展到4家, 即:...
第一节 发展沿革
黑龙江电池行业中较大的企业哈尔滨电池厂,建于1947年,当时为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工厂 管理处的直属工厂。1948年,改名为东北电信器材厂。东北全境解放后,东北邮电管理总局 从哈尔滨迁往沈阳,留下生产电池部分设备和人员,生产炭精,改厂名为东北邮电管理总局 炭精厂。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生产4种干...
«
1
2
...
3423
3424
3425
3426
3427
3428
342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