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十二节 牡丹江市文化局
日伪统治时期,一度曾设牡丹江省,文化娱乐活动先后在教育厅、警察厅内设机构兼管。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7年2月成立了牡丹江市文娱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文娱场所的文化 艺术事务。1948年后,文娱管理委员会撤消。文化艺术工作由中共牡丹江市委宣传部管理。 1948年牡丹江市人民政府成立社教科...
第十三节 牡丹江地区行政公署文化局
1959年成立牡丹江专员公署文化局,副局长吕仲敏(女)主持工作。1963年郭兆伦任文教 局长。1972年成立牡丹江地区革命委员会文化局,局长孙继昌。1979年成立牡丹江地区行署 文化局,副局长徐波,主持工作,直至地、市文化局合并。
第十五节 佳木斯市文化局
1946年12月佳木斯市设文化教育宣传工作部,部长林平(女)。1947年5月佳木斯市设文教 科,科长鲍侠影(女)。1948年2月白郁波任文教科长;1949年10月单履训任文教科长;1954年 5月高山任文教科长;1956年10月贾桂林任文教科副科长主管文化工作。1958年佳木斯市设文 化局,副局...
第十六节 合江地区行政公署文化局
1958年合江地区专员公署设文化局,副局长姜昭,主持工作。1968年合江地区革命委员 会下设文教委员会,主任刘道铮,副主任邢继民主管文化工作。1969年合江地区与佳木斯市 合并,取消市建制。1970年设合江地区文教局革命委员会,主任刘道铮。1971年改设合江地 区革命委员会文教局,领导小组组长张...
第十七节 双鸭山市文化局
1954年7月,矿区人民政府成立,设文教科,科长铁环。1956年5月建市,设文化科。吴 永和任副科长,主持工作。1959年2月丁矢任文化科长。1959年9月文教合并改为双鸭山市人 民委员会文教局。局长苏明科,副局长丁矢主管文化工作。1960年3月那忠恕任局长。1961年 文教分开单设文化局,王博...
第十四节 鸡西市文化局
鸡西市1959年成为省辖市,始设文化局。首任副局长刘振兴。此后,文化行政管理机构, 均随全省市、地文化行政机构变更而变更。文化局称谓直至1984年未变。“文化大革命”后 首任副局长谷来春。后有孙兆元、王世德、郑兆年任副局长,曾先后主持工作。1983年9月王 勇武任局长。1984年9月郑兆年任局长...
第三章 县乡文化行政管理机构
清朝以前,黑龙江地区境内县、乡两级政府均未设专门管理文化工作的行政机构。 民国年间,各县教育局下设学务股或礼教股会同警务部门共同兼管社会文化工作。讷河 县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在教育局下设通俗教育社,管理图书阅览和其它社会文化事项。同 年7月,龙江县公布修正《组织法》,其中第四款规...
后记
《黑龙江省志·文学艺术志》是黑龙江省文化厅、黑龙江省文联和黑龙江省作协和原黑 龙江省文管会共同编纂的。从1984年开始搜集史料到1997年完成终审稿,历经13年之久。全 书共24篇、110万字,包括黑龙江省所有的文艺品类,记录了上自远古时代下至1985年五六千 年间黑龙江的文艺活动。其中的概述和...
《黑龙江省志·物资志》编纂委员会
顾 问 张文林 孔玉 刘野 刘国玉 主 任 顾玉堂 副主任 田秀兰 王惠群 林坤 委 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洪斌 刘廷江 孙荫礼 叶鸿鸣 关集成 李长发 李德斌 邵方恒 ...
《黑龙江省志·物资志》编辑人员
主 编 施盘星 副主编 屈金萍 编 辑(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宪阁 张绍良 邵方恒 屈金萍 施盘星 康文杰 董启臻 魏 国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责任副总编 杨富贵 责任编辑(按姓氏笔画为序) 李俊华 闻 衡 秦秀生
概 述
物资流通,是通过以货币为媒介的各种交换活动,实现生产资料从生产领 域到生产消费领域转移过程的总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商品流通既包括生活资料,也包括生产资料。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物资实行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流通开始从商品流 通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物资部门,统筹管理全社会的...
第一篇 分配供应
物资分配供应,是指物资部门根据国家计划确定的生产建设和科研任务,经过综合平衡 向物资申请单位分配重要物资,以及组织各物资需用单位按物资分配计划订货供应,搞好产 需衔接。为了弥补物资缺口,提高物资使用效果,还开展筹集地方资源、物资节约、清仓利 库等项工作,满足生产建设的物资需要,保证全省国民经济持...
第一章 物资分配供应体制
50年代初,随着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黑龙江省开始对重要物资实行计划管理,制 订有关物资分配供应的方针政策、制度办法,编制重要物资的平衡计划,组织物资分配计划 的实施,适时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物资分配供应体制的特点是高度的集中管理,而且变动 频繁,直至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计划调节与...
第一节 计划调拨为主的分配供应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黑龙江地区分属松江和黑龙江两个省。在物资分配上,松江 省、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都列为东北人民政府直接申请分配物资的户头。两省一市的经济计 划委员会都设有物资机构平衡分配物资计划工作。按照东北计划委员会规定,组织编报省、 市物资申请需要计划,并根据东北人民政府分品种、分季度下...
«
1
2
...
3665
3666
3667
3668
3669
3670
367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