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地理位置
第一编 概述第一章 自然概况第一节 地理位置共青农场地处小兴安岭余脉的南麓,东近黑龙江,南濒松花江,东、东北与名山农场、延军农场毗邻,北、西北与萝北县环山、奋斗乡相连,西以都鲁河为界与宝泉岭农场相望,东南与萝北县苇场、团结乡相接。地理座标:北纬47°22′至47°42′,东经130°31′至1...
第二节 地形、地貌
第一章 自然概况第二节 地形、地貌全场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靠山,属于小兴安岭余脉山地丘陵地带。海拔在110至220米之间。地面坡降在1/50至1/100,地下水位埋深130至150米左右。中部少有漫岗起伏,属微地形变化地带。南、东南部基本属于开阔平原,地势低平,多泡泽、水线,海拔在70至8...
第三节 山脉、河流
第三节 山脉、河流1.山脉 低头山 又名地道山,因蕴藏白云石,又称云石山。位于北京庄西北角,北纬47°36.8′,东经130°45′。海拔144.5米。 凤鸣山 环抱农场场部,北纬47°34.6′,东经130°41.5′。海拔141.6米。 园头山 群众叫冤枉山,位于场部西北部,北纬4...
第四节 土壤、植被
第四节 土壤、植被农场在1974年进行土壤普查时,将全场土壤分为14个制图单元和一些明水泡子。土壤类型有:石质棕壤、草甸棕壤、砂岗草甸棕壤、白浆化草甸棕壤、棕壤型砂土、白浆化草甸土、草甸土、潜育草甸土、白浆化潜育草甸土、草甸沼泽土、泥炭腐殖质沼泽土、泥炭沼泽土、泛滥草甸土和泛滥地沼泽土。其中主要土...
第五节 气象
第五节 气象1.概况 农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自然区划分为东部湿区的第四地区,湿润半湿润区的东北端寒温转变的过渡带。 (1)冬季 因太阳入射角小,白天地面受到太阳辐射热少,夜间地面冷却散失热量多,所以,夜长而气温低。由于经常受到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多西风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最低气...
第六节 资源、物产
第六节 资源、物产共青农场有山、有水、有地、有矿,资源丰富,尚有可垦荒地12万亩,占全场总面积的14.3%,亦约占宝泉岭垦区可垦荒地的17.9%;有水面2.0428万亩;林地4.9028万亩;牧地草原7.462万亩;白云石山储藏云石矿约2,000万立方米;二队、三队都有石灰生产;供建筑用的沙、石取...
第一节 人口
第二章 人口、民族第一节 人口共青农场的人口是随着农场事业的发展而发展的。由于青年志愿垦荒队、转业官兵、城市青年的到来人口迅速增加。1955年以前,这里六个自然屯人口不足300户,1956年青年志愿垦荒队来此安家之后,人口一下子增长到2,500多户,3,400多人。1958年大批转业官兵的到来,...
第二节 民族
第二节 民族共青农场的人口构成主要是垦荒队员和转业官兵,因而具有多地域、多民族“五湖四海”的特点。 据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场有汉、朝鲜以及蒙古、壮、土、满、土家、回、苗、鄂温克等十个民族,其中以汉族为最多,约占97%。 全场18,000多人口,来自山东、辽宁、黑龙江、河北、河南,四川、安徽等20...
第一节 体制沿革
第三章 沿革第一节 体制沿革1955年8月30日,全国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响应团中央关于开发北大荒的号召,离开首都奔赴萝北县境内垦荒建点。接着哈尔滨、天津、河北、山东等省市垦荒队相继到达。翌年5月先后在萝北荒原建起了八个青年集体农庄。隶属萝北县青年垦区领导。 195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
第二节 机构沿革
第二节 机构沿革 一、1963-1968年青年农场机构设置 二、1969-1976年十四团机构设置 三、1983年向阳农场机构设置 四、1984年3月向阳农场机关改革后机构设置 五、1985年末共青农场机构设置 ...
第三节 区划沿革
第三节 区划沿革1.区划 1958年创建预七师农场时期的土地面积为127万亩。青年农场初期总面积为99.88万亩。 1958至1969年10月间,农场与四邻基本没有边界纠纷,边界比较清楚。西面的都鲁河、北面的鸭蛋河、东面的莲花泡都是天然的场界。东南面与团结公社以南大壕、北大沟为界。自1969到...
第一节 基本情况
第四章 全场现状第一节 基本情况1985年底,全场有农业生产队25个,其中实行产量工资的大型机械化生产队3个,其余联产承包生产队中有家庭农场1,923个;林场2个;专业水利施工队2个;工商运建服企业14个;副业队1个;文教卫生单位4个。 全场总户数4,416户,总人口为18,057人,人口自然...
第二节 各业生产水平
第二节 各业生产水平1.农业 全场25个农业生产队中有三个大型机械生产队,22个一般农业生产队。有农林水利职工5,461人。 有履带拖拉机201台;轮式拖拉机163台;联合收割机254台,其中自走式133台;汽车112台,其中载重汽车97台。 从建场到1985年,全场累计生产粮豆540,53...
第三节 工农业总产值
第三节 工农业总产值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2,058万元,上交利税107.7万元,纯盈利81.9万元。工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1,415.7万元,占68.79%;工业482.9万元,占23.46%;林业31.9万元,占1.55%;畜牧业23.9万元,占1.16%;副业101.3万元,占4.92%;渔业...
第一节 自然村社
第二编 简史第一章 建场前期(1958年以前)第一节 自然村社共青农场这片土地已有了。多年的开发史。1955年青年志愿垦荒队到来之前,这里有五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六屯为进步社,七屯为友谊社,都鲁河和小七屯为光明社,新民屯为光耀社,红部为东风社。 自然屯最早出现的是都鲁河屯,宣统元年(1909年...
«
1
2
...
6919
6920
6921
6922
6923
6924
692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