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文征
第三章 文征文征 一、拓荒者的心声 ——关于《永不放下枪》的片断回忆 徐先国 “永不放下枪”写于1958年3月间,最早发表在1958年5月7日《人民日报》第八版上,距今已整整30年。 物换星移,沧桑巨变。当人们回首往事的时...
论文
第四章 论文论文一、对我场小麦田间缺苗原因的分析 韩文章 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在构成产量的三个因素中,穗粒数和粒重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不易控制。而单位面积上收获穗数受人的影响较大,容易控制。可是目前的小麦生产中,往往穗数不足,这是小麦单产不高的重要原因...
地名介绍
第五章 地名介绍地名介绍 都鲁河 源于小兴安岭大金顶子东侧与横道岭南麓之山间河谷,全长 245.3公里,流经本场境内114公里,是农场西部和南部与宝泉岭农场的天然界河,河床宽约20米,深1至2米,流域面积1,737平方公里,河道坡降1/250至1/5,000,经农场24...
场志编纂机构、编写人员及审定单位(人员以时间先后为序)
场志编纂机构、编写人员及审定单位(人员以时间先后为序) 场志编审委员会 主任委员 李宝根 董林生 罗梦琪 杨少先 王建国 副主任委员 刘继光 顾仕阁 于 英 刘希孟 姚凤兰 薛福昌 李吉庚 委 员 杨 华 冯加臣 蔡富华 朴建阳 董恒义 季燕明 孙德文 曲积玉 张忠玉 段...
编后记
编后记 《共青农场志》,历时12载,几易其稿,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共青农场志》的编纂工作,是从1982年末开始的,根据农场总局党发[82]第11号、第27号文件精神,农场设立了场志编写办公室,开始筹备《共青农场志》的编纂工作。12年来,农场领导多次更迭,场史办工作人员亦经几次变动,但每届场领导...
共青农场主要水利工程示意图
共青农场主要水利工程示意图 共青农场主要水利工程示意图
《共青农场志》(1986~2000年)编纂委员会
《共青农场志》(1986~2000年)编纂委员会 主 任 张志彦 马 华 副主任 孙海洲 石俊林 委 员 尚登志 佟德贵 吴为中 韩丛融 金洪洋 姜景胜 谢学强 田朝松 王春艳 应天祥 迟吉林 聂锡全 田应学 段进生 舒宝林 魏安源 刘 强 张永利 朱伟杰 付洪东...
共青农场区域图
共青农场区域图
共青农场场歌
共青农场场歌
彩页1
彩页彩页1 2000年8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等中央领导陪同下视察垦区时,在佳木斯宾馆亲切接见了老军垦、老农垦、老知青和青年农垦代表,并与他们合影留念。原农场副场长杨华(二排左二)作为北京青年志愿垦荒代表被光荣接见 2000年8月22日,中共中...
彩页2
彩页2 2000年8月30日,农场召开“纪念垦荒45周年”座谈会,宝泉岭分局局长邹积慧(主席台中)、原农场副场长杨华(主席台左)以及农场领导、部分老垦荒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2000年6月,农场开展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图为报告会会场。 1999年农场党委被总局党委授予“垦区学习马克...
彩页3
彩页3 农场大豆种植采用种衣剂、苗前深松、大垄密、“两卡”、覆膜等新技术、新措施,产量大幅度提高。2000年总产比1986年增加2.2万吨。图为生长茂盛的大豆田(摄于2000年7月)。 近几年水稻因其产量稳效益高而在农场大面积推广,1998年面积达到12.8万亩。图为绿油油的稻田长势正旺(摄于1...
彩页4
彩页4 1992年农场加大了农机标准化管理力度,开展农机“五项达标”活动,加强了农机各项工作的考核、农具场的建设和田间作业质量的验收。图为拖拉机正在进行标准化播种作业(摄于1992年)。 1997年农场开始应用“大豆地卡种玉米,玉米地卡种大豆”技术。图为“两卡”技术推广现场会(摄于1997年)。...
彩页5
彩页5 2000年农场奶牛存栏3014头,黄牛存栏2641头。图为正在放牧的奶牛群(摄于2000年)。 1997年投资1 200万元的圣源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落户农场,成为奶牛饲养基地。 1995年农场八队职工聂锡强先后投资35万元建起的养猪场。
彩页6
彩页6 农场十六队职工高春凤发展特色养殖,饲养火鸡达500只,年获利1万余元(摄于2000年)。 1997年农场八队职工张树吉投资5万余元办起的养鸡场饲养海兰褐鸡4000只。 农场十六队职工在低产易旱沙土地上引种西瓜获得成功并推广,成为远近闻名的西瓜队。图为瓜农正在收获西瓜(摄于2000年)。
«
1
2
...
6934
6935
6936
6937
6938
6939
6940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