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统计: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统计:主要农产品产量
统计:各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数
统计:各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种植业
综 述
1994年我省农业生产获得了全面丰收,粮良生产再创历史最好水平,粮豆总产达2578.7万吨,比上年增长7.9%,农民负担有所减轻。 一、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政策,农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一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延长了土地使用承包...
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1994年全省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农村工作、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保护农民利益、放开粮食市场的政策措施,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投入增加,生产步伐加快。1994年全省实现农业总产值5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农业增加值314.4亿元,增长8...
农民人均收人创历史最高水平
1994年,全省乡镇企业和村级经济农民人均纯收入1489.3元,比1993年增加497.9元,增长50.2%,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民人均收入增加的原因有: 一、种植业生产的发展。1994年,全省农村(不含国营农场)粮豆薯总产231.3亿公斤,比1993年增加15.2亿公斤,增长7%,使总收入...
千万亩春玉米亩产超千斤
由农业部下达的东北四省区4500万亩春玉米亩产千斤高产开发项目,黑龙江省承担1000万亩,占全省玉米面积1/3左右。有双城、五常、巴彦、阿城、呼兰、宾县、肇东、肇州、肇源、安达、绥化、依安、大同区等13个县市区参加春玉米高产开发活动。项目从1991年开始实施,要求到1995年实现玉米亩产千...
玉米保护地栽培突破“三个百万亩”
1994年,我省在三、四积温带大力推广玉米地膜覆盖、玉米育苗移栽和大垄双行(包括直播和覆膜)栽培技术,推广应用面积实现三个超百万亩,达到137万亩、173.8万亩和110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80%、105%和120%,三项技术的推广面积占全省玉米总播种面积的14.3%,使玉米单产大幅度提高...
大豆模式化栽培
随着我省大豆栽培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进一步完善,各地在生产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较为科学的、投资少、易操作、增产显著的综合栽培技术模式。这些模式被称为大豆“三垄”栽培模式、“永常模式”、“兴福模式”及“高寒地区高产栽培模式”。 大豆“三垄”栽培是以机械作业为核心,把垄体垄沟分期间隔深松,...
引种试种冬小麦获得成功
1994年7月10日到12日,来自国家农业部小麦专家顾问组和省小麦专家顾问组的专家以及部分县市、农场的负责同志考察了牡丹江市冬小麦试验站、八五八农场等冬小麦引种试种的试验田,一致认为,我省冬小麦种植获得成功,从此结束了我省长期不能种植冬小麦的历史,突破了冬小麦种植的禁区,是我省小麦生产史上...
评选推广16个农作物优良品种
1994年,我省评选并大力推广适于我省不同积温带种植的水稻、小麦、大豆16个优质品种。 评选出的优质大豆品种有“东农42号”、“黑农35号”、“东农36号”、“黑农34号”、“垦农4号”,这些品种蛋白质含量达到41%以上,脂肪达到22%以上;优质小麦品种有“东农120”、“克丰3号”、“龙...
大力推广“两低一高”国产农田除草剂
我省是水旱田化学除草剂应用大省之一,每年农田化学除草面积达3500万亩次以上,应用除草剂达4200吨左右。1994年,全省开发推广低成本、低残留、高效国产除草剂,以替代进口农药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992年,以国产品种为主,进口品种为辅,大力开发应用“两低一高”化学除草剂被列入省政府新...
大面积推广水稻壮秧剂
1994年,全省推广应用水稻育苗壮秧剂面积达684万亩,比上年增加274万亩,增长66.8%,占水稻育苗面积的81%。我省目前水稻育苗中应用的壮秧剂系省农业科学院栽培所和牡丹江农科所分别研制、开发生产的,并分别于1993年、1994年获得省轻工主管部门和农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和推广许...
«
1
2
...
762
763
764
765
766
767
76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