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忆当年
忆当年 张惠文 1955年9月,上级决定建立七星泡农场。10月,我由省劳改局分配到七星泡农场做管教员工作,由省里到嫩江县城一看,几条泥泞的街道和寥寥无几的行人,时而有小贩的叫卖声,使我最感兴趣的是达斡尔族兄弟们赶着勒勒车(草上飞)悠闲的在街上行走,他们穿着...
七星泡
第四十七章 地名略考七星泡 当您打开中国地图,在东经126.01,北纬48.59的坐标上,七星泡便映入您的眼底。 1955年以前,这里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荒原,自然生长着柞、桦、杨树等植物。狍子、野猪、恶狼成群,有十几种野生动物栖息在这里。不知什么时候,有一位姓魏的老人,来到这里搭起窝棚住下。他春天...
虎山
虎山 虎,勇猛威严,乃兽中之王。 虎山,多么令人毛骨悚然,虎山又是那样令人神往。 多少年来,人们用虎、比喻将士勇猛善战,所向无敌。有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又说:“山不在大,有虎便威”。虎山究竟有多少只虎,它们是怎样繁衍生息。您是否有兴趣去考查一番,以饱览虎山的自然风光,在您的人生的记忆...
炮台山
炮台山 1955年9月27日,七星泡农场诞生了。 骏马嘶叫,机车轰鸣。唤醒了沉睡千年的荒原,长眠在这块土地上的英烈,终于突现了他们生前的欲求。 炮台山位于七星泡农场东南部、板石沟、小河边的左右岸。它、坐落在连绵漫岗地之首,居高临下。炮台山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杀害中国人民的罪证。不知有...
章下序
第四十八章 七星泡农场之最章下序 最早一批建场干部由李森代来,其中有刘绍海、贾立滨、冯义等。 二、最早入场的工人是张君国、葛云庆。 三、最早到场的女同志是许均儒,当时任出纳员。后返籍。 四、最早出生的小孩叫熊连杰,生于1956年3月,现在格球山农场。 五、最早来场的上级领导是省公安...
农业
第四十九章 谚语农业 庄稼一支花,全靠粪当家。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大豆开花,垄沟摸虾。 一遍绣花,二遍跑马。 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两成丢。 豆茬种谷,子孙得福。 二月清明麦在先,三月清明麦在后。 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 三分种、七分...
气象
气象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腰酸腿疼疮疤痒,大雨不过一半晌。 早上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打春别喜欢还冷四十天。 格球山戴帽,在家睡大觉。 天上勾勾云,地下雨淋淋。 云彩斑长,雨不过三。 日落西方云,明朝雨纷纷...
哲理
哲理 兄弟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
编后记
编后记编后记编后记 七星泡农场史,经过近六年的时间、现在终于和大家见面了。一部农场史,凝聚万人心,自从一九八二年农场史编审委员会成立以来,其中又经过体制变动,但场史的编纂机构一直在工作着,由于七星泡农场经过一合一分,史料较零乱,加上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大部有价值的档案资料被毁,但是,我们建场...
场史编写人员分工表
场史编写人员分工表场史编写人员分工表场史编写人员分工表
编纂机构
编纂机构编纂机构编纂机构 《七星泡农场》场史编审委员会 主 任:刘宪华 副主任:陈若谷、苗和都 委 员:祝玉兰、康 锋、满书镇、王树才、候秉林、 王国良、荣丰义、董德洪、汤秀武。王肇生、 刘芳华、刘云忠、李关兴、谢庆仁、史洪滨、 李秉仁、王培杰、王元通、曹...
《七星泡农场志(1986—2000)》编纂委员会
《七星泡农场志(1986—2000)》编纂委员会《七星泡农场志(1986—2000)》编纂委员会《七星泡农场志(1986—2000)》编纂委员会 主 任:郑 勋 曹俊三 副主任:孔繁杰 郑建军 委 员: 丁建祥 马 臣 马 林 于宝森 于春伟 王永庆...
彩页1
彩页彩页彩页1 农场部鸟瞰图 林成网田成方
彩页2
彩页2 农场机关办公楼 农场第十四生产队办公楼
彩页3
彩页3 群众性文艺活动丰富多彩 农场第十届体育运动大会开幕式 农场开展经常性的歌咏比赛
«
1
2
...
8201
8202
8203
8204
8205
8206
820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