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章下序
第一篇 改革改革章下序 1983年12月上旬,经场党委扩大会议决定,在二十八队搞家庭农场试点工作。 1984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农村改革的一号文件中提出“国营农场应继续进行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办好家庭农场”以后,更加坚定了农场兴办家庭农场的决心。经过精心筹备,在二十八队以机组为单位办起了8...
第一节 全面兴办家庭农场
第二章 农业改革第一节 全面兴办家庭农场 一、初次试办家庭农场 1983年,根据中央1 号文件和总局、管局关于兴办家庭农场的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12月份,农场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决定试办家庭农场,并决定在二十八队搞家庭农场试点。 1984年3 月,为使试办家庭农场的工作迅速进行,场党委派劳资科...
第二节 集约化规模经营
第二节 集约化规模经营 一、最初的尝试 1993年,经场党委会议研究决定,把效益差、连年亏损、领导不得力的十六队、十九队、二十六队,分别与二十四队、十二队、九队兼并重组,重新组成3 个队。新组成的九队、十二队、二十四队,分别从本队调任了1 —3 名管理人员,利用兼并队的机械设备、机务工人,组成...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 实现产业化经营对加速农垦企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黑龙江省七届四次全委会将产业化作为农业强省的基本战略,农场也把产业化经营作为“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实现由农业大场向经济强场跨越的重点。为加速实施产业化战略,1...
第四节 农机具转让
第四节 农机具转让 一、第一次转让 为充分调动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使农机具和经营者有机结合,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和完好率,以场发[1987]61号文件《关于印发(七星泡农场一九八八年加快深化改革方案)的通知》精神为依据。1988年由农机科将农机具及设备全部转让给家庭农场。并制定了转让原则、...
第一节 承包经营
第三章 工商运建服企业改革第一节 承包经营 一、“包、定、奖" 责任制 1980年,在全场全面推行财务包干的同时,农场对工商运建服企业也实行了“包、定、奖”责任制,主要是包任务、定支出、定奖励分配,此办法一直沿续到1986年。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包、定、奖”责任制进行完善与提高,提高了各企业独...
第二节 租赁经营
第二节 租赁经营 1988年,农场根据商业供销公司商业网点分散、资金紧张等实际情况,对具有一定规模、经营状况好的分销站、修理部等,实行先押后租的办法,即把房屋、设备或商品租赁给个人或集体,租赁者先交抵押金3000元,然后再按季缴纳租赁费,租赁者完成上缴费用剩余部分自行分配,租赁期满按规定房屋、设...
第三节 拍卖转让
第三节 拍卖转让 1987年10月,为了适应农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需要,使农场机具管理逐步走上以法治机的轨道,也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汽车驾驶员的积极性,尽快走上劳动致富的道路。经场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将运输公司经营的45台解放车,11台东风车,9 台吉尔车,1 台大客车全部实行转让,实现了民有民营。...
第四节 股份经营
第四节 股份经营 1988年,商业供销公司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在所属单位探索了上包下股的经营机制,经营形式为:实行股份制企业对上为集体承包,对下实行股份合作制,每股100 元,一股为起点,多股不限。分配形式采取发放股息(6 厘),盈利分红,风险共担,利益均占,实现纯利润按30:25:45比例分成...
第五节 其它形式的改革
第五节 其它形式的改革 1999年,农场根据国家、省电力系统“两改一同价”的文件精神,按照总局经委、电力局的要求及九三分局的具体部署,结合农场供电局的运行情况,对供电局实行了“两改一同价”改革。即对供电局实行了人事制度、机构改革,电网改造和同网同价改革。改革后的供电局在行政上和经济上隶属农场领导...
章下序
第四章 事业单位改革章下序 一、教育系统改革 1984年以前,教育系统的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场政工部兼管、文卫科统管、科校合一、科校分设的体制改革阶段。 1985年,农场成立了教育中心,定编7 人,三所学校(小学、中学、职业高中)管理人员定编9 人。各学校不设财会人员,三校的财务管理由教育中心负...
章下序
第五章 机关机构改革章下序 1984年末,根据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议精神,本着精兵简政和简政放权的原则,经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农场拟定了《机构改革方案》。在行政科室设一处、二室、三科,即政治处(10人),办公室(5 人),政研室(5 人),劳资科(3 人),计财科(10人),工商管理科(2 人)。...
章下序
第六章 配套改革章下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为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协调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农场在出台经济体制改革主体方案的同时,还实行了一系列配套改革,促进了农场经济的发展。 1985年,农场为支持与鼓励职工申办家庭农场,以七场发[1985]第3 号文件的...
篇下序
第二篇 经济经济篇下序 1986—2000年,农场的经济主要特点是体制的改革和机制的转变及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从所有制来说,由单一的国有,向集体、私有、个体的多元化方向迈出了很大一步;从类别上说,由单一的农业和小型工副业,向农业、工业、非国有经济三分天下的方向发展。综合说,是由传统的计划经济,...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三章 种子培育和农业科研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86年种子公司改为科研站,站长李景彬,书记程义松。郑勋任副站长,主抓农业技术。科研站内设机务队、试验区、种子检验室和土壤化验室,1987年化验室停办。 1988年科研站改为农业技术服务公司,李景彬任书记,张印任经理,抓公司全面工作,辛立春任副经...
«
1
2
...
8204
8205
8206
8207
8208
8209
8210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