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俱乐部
第四节俱乐部 上甘岭林业局职工俱乐部,于1955年建,面积1 200平方米,板加泥结构,内设有舞台、放映室、长条橙160条,容纳观众900人,配有主任1人,放映员2人,美工、更夫、售票员各1人。上甘岭职工俱乐部车要承担电影放映、文艺演出和党员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等大型会议,是上...
第五节老干部活动室
第五节老干部活动室 上甘岭区老干部活动室干1980年成立。为上甘岭区离退休干部文化活动场所,面积70平方米,位于机关后院。每日13时至16时与18时至21时开放。配有游艺桌、电视、象棋、扑克,麻将及图书、报刊。
第一节演出
第二章群众文艺第一节演出 1955年5月1日,上甘岭森工局召开首届文艺汇演,有11个单位的业余文艺队161名演员参加,共演出41个节日。汇演后,名个受奖文艺队分赴各林场巡回演出。翌年,森工局文艺队参加伊春县文艺汇演,舞蹈《路遇》获表演奖,曹保珍、苑乃顺获个人奖,并被选入伊春林区业余文艺队,参加海...
第二节文学
第二节文学 上甘岭区创作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诗歌、故事。业余创作者以何乐芳最有名,其发表的小说有:《月照东山》(《伊春日报》)、《王师傅与小霞》(《伊春日报》)、《竞赛之前》(《北方文艺》)。 1958年至1960年间,随林区生产建设的发展,文化的普及提高,群众性的诗歌创作活动空前高涨起来。于...
第三节美术
第三节美术 上甘岭区美术给予1953年,在林业三师转业官兵中有不少美术爱好者,利用业余时间书法作画。至六七十年代,在学生中美术有较大发展。至80年代又开拓了花灯、冰雕、摄影等美术活动,民间剪纸较少。 △绘画 上甘岭区喜爱绘画者较多,绘画水平较高者有李树森、韩向喜、张又静、于桂林、许宪华等。198...
第四节歌舞
第四节歌舞 上甘岭区民间歌舞较少,民歌只有抬木号子,民间舞蹈只有地秧歌、高跷及借助道具表演的花车等。每逢新春,各单位都要组织秧歌队。拥向上甘岭大街,合着嘹亮的销响凑出的优美旋律,尽情地扭起来。 上甘岭区的地秧歌已经被高跷代替,动律节奏简单,眉膀运转变化较少。肩只有端错,胯只有提拧。主要人物行当只有...
第三章图书发行
第三章图书发行 上甘岭区于1966年12月始建书店,行政归属材业局,业务受伊春书店指导。新华书店逐渐扩大,图书发行量不断增加,1981年营业面积由最初25平方米扩大到250平方米。1984年书店归属伊春新华书店管理,图书进销实行一体化,有职工5人。 1971年书店增设流动图书员,承担林场、经营...
第一节新闻报道
第四章报刊广播第一节新闻报道 1953年上甘岭森工局只有几名业余通讯报道员,新闻报道不活跃,新人新事不能及时宣传。1956年中共上甘岭森林工业委员会加强对通讯报道工作的领导,召开了通讯报道工作会议,于党委宣传部设兼职通讯员,各单位成立通讯报导组,全局专兼职报道员达50余人。 1957年后有8名通...
第二节广播
第二节广播 1953年春红山森工分局成立广播室,由工会领导,设兼职广播员,设备有50瓦扩大机1台,不定时对机关内部广播。同年8月,成立上甘岭森工局广播站,由宣传部领象站长、编辑各1人,机线员2人。设备有500瓦扩大机1台。广播线路接通文化街、机关街两处居民区。每日早、午、晚三次播音,主要播送局内生...
第三节自办报刊
第三节自办报刊 上甘岭区三十多年来自办的报刊主要为《上甘岭报》和《上甘岭建设》。 △《上甘岭报》1959年创办,为上甘岭林业局党委机关报,由党委宣传部主办。三日一刊,每刊两版,八开,铅印。《上甘岭报》在全上甘岭发行,其任务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党委、林业局的工作部署,反映各条战线的形...
第一节电影放映
第五章电视电影第一节电影放映 1953年春上甘岭森工局未有电影放映设施设备。职工看不到电影。秋,森工局工会购置苏式200型16毫米电影放映机一台,成立电影队,担负地区、山上20个放映点的放映任务。林场仍未有放映设施。夏季露天放映,冬季在工棚里放映。因山路崎岖,电影队平均每日只能放映1场,每年工作26...
第二节电视
第二节电视 1978年上甘岭区广播事业科购置3台六盘山牌九吋黑白电视机,试收伊春电视台节目。因未有室外天线,图象不清,无法观看。1980年区投资15万元,于红山建电视差转台,建筑面积140平方米。设有GSZ——5型50W差转台,塔高78米,覆盖半径4.5公里。但因山峦起伏,林场未能受益,仍直接接收...
概述
第二十三篇医药卫生概述 上甘岭区医疗卫生事业在逐渐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各种卫生机构均已建立。上甘岭林业局职工医院建于1953年,逐步发展,已有医务人员127人,病床100张,成为中型医院,是上甘岭区最大的医疗单位。各基层单位、学校均设有医务所,卫生室。80年代后产生个体诊所,促进了医疗事业的...
第一节医院诊所
第一章医疗第一节医院诊所 上甘岭区医疗单位较少,仅有上甘岭林业局职工医院1家,集体个体诊所4家,基层医务所28处,学校卫生室5个。 △上甘岭林业局职工医院 1953年3月林业三师人团卫生队同时建立红山和上甘岭两个森工分局卫生所。红山森工分局卫生所有帐拥3架,医务人员15名,病床20张;上甘岭森工分...
第二节医疗
第二节医疗 建局33多年来,上甘岭区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 △内科 1953年上甘岭林业局职工医院内科设备简陋,医务人员甚少,仅有医生3人与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通疗器械,临床以门诊为主,住院无固定床位。1954年王裕松等医学院毕业生分配到院,始有科班医生。165年内科有医生6人,其中医师3人...
«
1
2
...
8691
8692
8693
8694
8695
8696
869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