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地方工业技术研究
第四节 地方工业技术研究 1972~1985年,全市列入省重点科研课题4项。其中,有地区农林科研所“砷化镓二级管试制的研究”、市录音磁带厂“录音磁带生产技术的研究”、市科委“高档家具及配套材料的研究”和市双子河塑料厂“木塑制品开发技术的研究”;全市地方工业科研课题53项,拨款67.73万元。 1...
第五节 农业技术研究
第五节 农业技术研究 1972年,友好区杨显臣“友好青刺黄瓜新品种选育的研究”,获市科技成果三等奖;1978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金岩“马玲薯整薯播种栽培丰产技术的研究”,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981年,赫忠友“蔬菜地膜复盖栽培技术的研究”,获省农业厅科技成果二等奖,金岩“黄瓜矮化栽培技术的研究”,...
第六节 商业技术研究
第六节 商业技术研究 从林区开发到60年代末,本区商业科技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收购、销售、调运、储存、加工等环节的设施十分简陋,机械化水平低,加工技术落后。1978年10月,地区商业局成立了科技储运科负责科技工作,编制4人。1980年11月,成立科技教育科,编制4人,主要组织学习和推广商业新技术、新...
第七节 建筑技术研究
第七节 建筑技术研究 50年代,建筑施工广泛推广以小带锯代替手顺锯,四面压刨代替手工刨,开榫机、打眼机代替凿子和木钻。筑路推广以木轨平车、木制单轮车、空中架索半机械化运土上路,代替人担土篮子运土上路。1958年,南岔、翠峦、双子河、新青、东风林业局和林业工程公司始推行推土机、翻斗车、压路机,用机械...
第八节 卫生医疗技术研究
第八节 卫生医疗技术研究 一、医疗技术成果 1954年,林业中心医院医师杨金声成功地做了第一例“胃大部分切除术”;1961年,林业中心医院骨科医师吕炳南成功地进行了“颅内硬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为全市首例颅脑手术);1962年3月,林业中心医院主治医师、副院长张文炳与医师李振兴合作,成功地进行了...
第一节 鉴定
第三章 成果应用第一节 鉴定 伊春市科技成果鉴定始于70年代。多由科技主管部门组织或牵头,会同学科、行业进行。参加鉴定人员,除本市专家、学者外,还邀请省和国家专家、学者,组成具有一定权威的鉴定委员会。 1979年,地区革命委员会组织对朗乡林业局研制的“枝丫剥皮机”的技术鉴定。 1980年,市科...
第二节 推广
第二节 推广 1980年4月,市林业机械厂铸造车间推广“冲天炉辅加煤粉技术”,熔化率由每小时1.8~2吨提高到2.5~3.5吨,焦比由1:5.5提高到1:9.5~10。每年节省焦碳70吨左右,节电1.11万度。 1981年,桃山林业局推广“231SB型节油装置”,气缸的压缩比由6:1提高到6.4...
第三节 引进
第三节 引进 1950年,从辽宁林区引进“弯把锯”,代替“大肚子锯”伐木,提高了效率,降低伐根。从苏联引进克特——12和兹一80拖拉机进行山上集材试验。 1953年,从苏联引进了哈林100号和瓦克勃电锯进行伐木试验。 1955年,从苏联引进了友谊牌油锯,在全林区普遍推广使用。 1958年,从...
第一节 群众科普活动
第四章 科学普及第一节 群众科普活动 1957年,成立林区科学普及协会,1958年,改为市科学技术协会。 1959~1963年,市科学技术协会与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合署办公。 1964年,将特区科协合并于林管局技术处,没有专门机构和编制。直到1977年,地区科委设科普活动科。 1978年,恢复地...
第二节 群众技术协作活动
第二节 群众技术协作活动 1979年7月,地区编委批准建立地区总工会群众技术协作委员会及办事机构,编制5人。 1980年1月,成立市总工会群众技术协作办公室(简称市总工会技协办),隶属市总工会领导。12月26日,在工人文化宫召开全市第一届群众技术协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大会宣读《黑龙江省各级工会群众...
第一节 情报
第五章 科技服务第一节 情报 1961年市科技情报工作始开展,当时,在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内设科技情报科,主要是收集国内外的科技动态和有关资料。1984年5月,改为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隶属于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领导,业务上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和省林业科技情报中心的指导。组建初期人员编制7人,内设文献资料、...
第二节 微机应用
第二节 微机应用 市微型电子计算机的开发应用。1983年底,成立市微型电子计算机开发应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1984年,开始推广应用。领导小组组长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福兴担任,副组长由市委常委、市科委主任罗树清担任,办公室设在科委。同时,开办中外合资企业“春光微机开发维修公司”,外方是香港的1...
第一节 机构
第六章 气象第一节 机构 1955年10月,建立县气象站,隶属省气象局。1958年,改为市气象站,隶属省水利厅。1964~1966年,隶属省气象局。1971年,成立地区气象台,隶属伊春地区。1972年,地区气象局与地区气象台合署办公。 1973~1980年,市气象局(台)隶属市政府。业务由省气象...
第二节 网点与职工队伍
第二节 网点与职工队伍 一、网点分布 本区地面气象观测站(市气象局的前身)。1955年10月1日,在伊春区永庆街建站。位置北纬47°43′、东经128°54′,海拔231.3米。 五营气象站 1957年10月1日,在五营镇北林街建站,位置北纬48°07′、东经129°15′,海拔299.8米。...
第三节 设施
第三节 设施 一、地面气象观测设施 小百叶箱1个,内安置干、湿球温度表1套,最高、最低温度表各1支,毛发湿度表1支,大百叶箱1个,内安置温度计、湿度计各1台,20厘米口径小型蒸发器、500厘米口径E—601型蒸发器(仅市局地面气象观测站1984年7月起进行此口径的观测)各1支,地面0厘米温度表,...
«
1
2
...
8968
8969
8970
8971
8972
8973
897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