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章下序
第六章 人民生活章下序 广大人民在旧社会过着朝不保夕的凄苦生活。丰年“糠菜半年粮”,遇到灾年,特别是水灾,沿江居民一贫如洗。加之,地主、把头等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人民的生活极度贫困。 1948年实行土改,摧毁了封建势力的统治,实现“耕者有其田”,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建国35年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
第一节 收入情况
第一节 收入情况 一、农民 全县几个年份农民收入情况 表21—9 以上系农民集体分配情况。尤其是党在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经济政策放宽,农民迅速地富裕起来。据调查,农村经济改革之后的1985年平均每人总收入487元。 二、职工 全县几个年份职工平均年收入情况 表21—10 ...
第二节 支出情况
第二节 支出情况 随着生产的发展,收入的增加,生产水平的提高,消费量也随之增大。近几年来,物价也有所上升。因此,支出费用呈扩大趋势。 一、农民 据调查,1985年全县农民家庭平均每人总支出为486.6元,其中生活费用194.6元,生产费用292元,收支相抵。 1985年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费...
第三节 居住情况
第三节 居住情况 县城镇职工住房逐年有扩大。1949年城镇职工住房只有6000平方米。1956年职工住房面积6340平方米。1978年住房面积又增至187684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4平方米。1985年住房面积增至274586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提高到8.2平方米。 农民的居住条件也有较大的改善。...
编下序
第二十二编 人物编下序 宣统元年(1909年)以来,历经76年,虎林县涌现出不少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分别做出重大贡献或起重大阻碍作用,在当地有一定影响的人物。 清末、民国时期有吴士澂、高汝清、赵光印等在安官立县、招民垦荒、兴办学校、撤驿改邮、对俄通商等方面做出贡献。在虎林沦陷、抗...
传记一
第一章 传记传记一 张文偕 (1907~1934) 张文偕,山东掖县人。青年时期他接受革命思想的熏陶,思想日趋成熟,很快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党组织送他到苏联学习。 1933年6月,从苏联回国后,党组织派他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四军政委的身份去游击队帮助工作,后任饶河反日游击队大队长。 张...
传记二
传记二 吴士澂 (1870~?) 吴士澂,字建清,1870年生,安微省泾县人,原临江州知州花翎三品衔。1910年10月18日,经吉林巡抚陈昭常委派为虎林厅首任抚民同知,11月15日到任。 吴到任后,积极着手新设治的开办。即:与密山府划界,组设厅署办公人员,设文报马拨,组建游巡队和护垦队,改划...
传记三
传记三 李象山 (1885~1946) 李象山又名李庆云,1885年生,河北省束鹿县人。 1913年到虎林县第四区黑咀子(今虎林县城),为其在黑龙江省当商务会长的哥哥李守田看管所买的二方(90垧)荒地。1918年屡有土匪至境内扰乱,李象山当上第四区民团头子。1919年当上第四区的保董。当年秋...
革命烈士英名录1
第二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革命烈士英名录1 抗日战争时期,广大青壮年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联军第七军,打击日本侵略者。1945年8月,为解放全中国,广大翻身后的青壮年农民,纷纷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国后,又有不少青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兵役法实行后,又有众多青年以义务兵的形式参加了中国...
革命烈士英名录2
革命烈士英名录2 续表 续表 续表
革命烈士英名录3
革命烈士英名录3 续表 续表 续表
革命烈士英名录4
革命烈士英名录4 续表 续表
章下序
第三章 省级以上劳模名录章下序 自1948年底以来,至1985年,全县在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商业及教育、机关中,共涌现出省级以上劳模、先进生产者、先进工作者75名。其中出席全国劳模有7名。
第一节 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名录
第一节 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名录
第二节 出席省劳动模范名录
第二节 出席省劳动模范名录 出席省以上劳动模范共68名,其中农业19名、工业9名、商业8名、其也32名。 省级劳动模范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
1
2
...
9425
9426
9427
9428
9429
9430
943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