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大事年表
大事年表 本大事记年表按照时经事纬的写法,略记我区从一九○三年到一九八五年所发生的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人文及自然等方面的大事、要事,以此来纵观本区历史发展概貌。
1930年—1940年
1930年—1940年 一九○三年 七月十四日,横贯本区的中东铁路全线竣工, 正式通车。中东铁路, 亦称“东清铁路”“东省铁路”。旧指由哈尔滨东至绥芬河、西至满州里、南至大连的铁路为中东铁路。原为帝俄所筑(1897—1903)。日俄战争后,长春以南段为日本占领,称南满铁路,十月革命后,长春以北...
1942年—1950年
1942年—1950年 一九四二年 八月十五日,本区遭到冰雹的袭击,下雹时间为一天一夜,庄稼被毁坏,禽、兽被打死、冻死无数。 九月本区又遭受历史上罕见的黑风侵袭。当时,黑风怒吼,房屋倒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 一九四五年 八月,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 一九四六年 三月,萨尔图...
1951年—1960年
1951年—1960年 一九五一年 十月二十一日,区机关和各村政府,开展了“三五反运动”,历时一年结束。 同年,区委开展了整党活动,有117名党员参加。 一九五二年 本区开展了镇压反革命活动,镇压了罪大恶极的伪村长张洪斌。 本区成立了第一个卫生所——安达县第三区卫生所。 一九五三年 ...
1961年—1969年
1961年—1969年 一九六一年 一月,成立安达市萨尔图区妇女联合会。 三月,本区先后5次刮大风,给农业造成很大损失。 四月,出现干旱,连续60天无雨。 七月,连续降雨,造成农田大面积涝灾。 一九六二年 五月八日,我区境内的大庆油田中区一号注水站发生一起重大火灾。大火烧了两个多小时,...
1971年—1980年
1971年—1980年 一九七一年 九月二十四日,本区发生地震,震级为4.1级。 一九七三年 一月,红旗镇党委开展了整风运动。 十二月,取消红旗镇,成立萨尔图区筹建领导小组。 一九七六年 九月,全区人民开展沉痛悼念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活动。 十月六日,全区人民举行游行,庆祝粉碎“四人帮...
1981年—1985年
1981年—1985年 一九八一年 八月十五日,在我区境内建成大庆市儿童公园。 同年,萨尔图区成立了科技科。 一九八二年 一月十三日,区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办好中小学教育的决议》。 三月十日,区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动员全区人民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决议》...
第一章 概况
第一编 概述第一章 概况 萨尔图区原为一片草原。一九○三年中东铁路建成通车后,此地逐渐有了人家。最早在萨尔图居住的是俄国人,他们经营牧副业,养奶牛,生产奶油、奶团、奶酪;一九○五年后中国人开始在此定居。中国居民以副业为主——打羊草、熬土碱、挖药材,以农业为副;伪满时期以农牧业为主。据《安达县志》记...
第二章 建置沿革
第二章 建置沿革 萨尔图区这块地方,从古代起就是我国北方民族历代部族的领属地。据考古发现证明:距今六千年前的昂昂溪文化类型广布于松嫩平原,属新石器前期,而萨尔图区正位于松嫩平原中部,可见六千年前,此地就有人类活动。下据民国时期《黑龙江志稿·安达县》及解放前后档案材料分述如下: 唐虞及三代(夏、商...
第一节 区域
第三章 区域区划第一节 区域 萨尔图区,为大庆市五区之一,地处松嫩平原中部,东经125°1′,北纬46°35′。东以龙凤区为邻,南与红岗区相连,西和让胡路区接壤,北与林甸县搭界。全区总面积为 548平方公里。全境南北长36.8公里,东西宽21.3公里。境内东部稍高于西部,地势较为平坦,海拔在145...
第二节 区划
第二节 区划 一、解放前行政区划 本区在伪满州国康德三年(1936)一月建立安达县第七区,全七区共有 1镇,27村。区公所设在萨尔图镇。见图(一)图一 漠江省安达县第七区示意图 (1937年) 康德四年(1937),七区改为兴仁村,萨尔图为一小镇,是村公所所在地,管辖范围:东南至自家围子,西北...
第一节 地理位置
第二编 地理第一章 历史地理第一节 地理位置 萨尔图区位于大庆市北部,东经125°1',北纬46°35'。“萨尔图”的原始意义说法很多,确切的说法是: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多风的地方”。萨尔图区总面积是 548平方公里。全境南北长,东西狭窄。东以龙凤区为邻,南与红岗区相连,西和让胡路区接壤,北同林...
第二节 聚落起源
第二节 聚落起源 据民国时期出版的《黑龙江志稿·安达县》所载:距今约 6千年前的昂昂溪文化类型广布子松嫩平原,属新石器前期。我区处于松嫩平原中部,正属于这一文化类型。由此可知,在这块土地上,远在6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 从前,这里是一片草原,是极好的天然牧场和狩猎区,从尧舜时代便是我国北方部族的游...
第三节 最早的城市出现
第三节 最早的城市出现 一九○三年萨尔图车站建成后,车站成了我区境内最早有人定居的地点,主要是铁路职工及其家属。一九○五年,出放荒务后,从牡丹江、松花江一带以及关内(主要是河北省河间县)过来了一批移民。这些移民到达此地后,先后在本区境内建起了陈家大院、地窨子、王家围子、杨四屯等十几个村庄。因当时此...
第四节 区内经济开发的重要事件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四节 区内经济开发的重要事件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建成东清铁路 东清铁路是清朝卖国条约的产物。根据卖国贼李洪章在彼得堡签定的《中俄密约》、《罗曼诺夫·俄国满洲》(条约)以及后来的《中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的规定,于一九八七年东清铁路破土动工,一九○三年由满洲里至绥芬河的干线,由哈尔滨至长...
«
1
2
...
9427
9428
9429
9430
9431
9432
943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