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五节 工商业联合会
第五节 工商业联合会 1949年,由各类工商业者联合成立了绥化县工商业联合会(简称工商联)。同年秋季召开了绥化县工商业联合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工商业联合会主席、副主席和常务委员。工商联下设办公室和30个同业公会,各会设会长 1人。1...
第六节 科学技术协会
第六节 科学技术协会 1957年成立绥化县科学普及协会。1958年正式成立绥化县科学技术协会。1959年共建立科协基层组织20个,会员达15,000名。到1961年,基层科学技术协会增加到 151个,会员工作组1,040个,全县有会员23,65...
第一节 国民党
第三章 其他党团第一节 国民党 国民党绥化县党部 1945年 8月末,国民党黑龙江省党部秘书长柳同栋、督察员张险涛、秘书李景华等 3人来绥化组建国民党绥化县党部,他们在常栋彝的支持下,串联日伪协和会会长、伪法院检查官李信(又名李幕...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1945年,原绥化女中教师姜芝藩奉哈尔滨地区三民主义青年团(简称三青团)代理书记左文举的命令,从哈尔滨市回到绥化县组织三青团。姜来到绥化后,串联了原在教育界的同事王善桐、栾青峰、吴德库等人进行活动。10月20日姜纠...
第三节 兴国社
第三节 兴国社 1946年秋,长春国民党军统局刘风革派孟庆斌到绥化搜集情报,并同绥化中学教员胡振铎、育英小学教员马龙起一起搞特务活动。孟曾欲在绥化建立“青年联合兴国社”,孟离绥化后,国民党长春三青团少校刘景文,黑龙江省三青团主任李树梓、龙...
第一节 组织
第十篇 政事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节 组织 1950年9月15日至1954年3月,设立了绥化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属非常设机构,设主席、副主席和委员,配有专职秘书负责日常工作。1954年 4月至1979年11月30日末设人民...
第二节 代表大会
第二节 代表大会 一、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1945年11月13日,中共绥化县委书记陈雷,在绥化镇南大街路西九江楼饭店主持召开了由99人参加的各界人士代表大会,成立了绥化县政府,选举阎继哲为第一任县长。 1946年 2月28日,召开绥化县...
第三节 领导人更迭
第三节 领导人更迭 县人大常委会领导人更迭表
第一节 旧社会行政机构
第二章 政府第一节 旧社会行政机构 清同治二、三年(1863、1864年)间,北团林子设立协领旗署,设协领 1人,掌握军事兼理地方行政词讼。直至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设厅时,该官署只管军事,不理地方行政。 一、绥化理事通判厅 清光绪十...
第二节 人民政府
第二节 人民政府 1945年11月13日成立绥化县政府,设秘书室、民政科、财粮科、教育科、司法处、公安局和税务局等办事机构。1946年10月,根据中共黑龙江省委指示,将绥化县划分为绥化、绥东二县。次年6月19日,根据黑龙江省民字第8号通知,将绥...
第三节 领导人更迭
第三节 领导人更迭 续表 ...
第一节 组织
第三章 政治协商会议第一节 组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绥化县委员会(简称政协绥化县委)成立于1955年10月16日,设秘书室为办事机构,配备专职秘书 1人,负责日常工作。该室开始设在中共绥化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后迁至工商联合会处办公。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政治协商活动中止。 1...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议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绥化县第一届委员会议,于1955年10月15日至16日召开。这届委员会由37名委员组成,其中中国共产党3人,青年团1人,农民 1人,妇女联合会2人,供销社2人,工商联6人,文化艺术界2人,科学技术界3人...
第三节 领导人更迭
第三节 领导人更迭 政协绥化县委历届领导人更迭表 续表
第一节 旧社会公安机构
第十一篇 公安司法第一章 公安第一节 旧社会公安机构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二月十八日,在城内南门里路东建立绥化巡警总局,知府多禄兼任总办,另设提调、总巡各1人,书记4人。并将城内划为东、西、南、北 4个区,每区设卡房1处。有巡官1人,...
«
1
2
...
11879
11880
11881
11882
11883
11884
1188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