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气候
第四章 气候物候第一节 气候 一、气候特征 绥化地区的气候受地形影响较小,受内陆及海洋高低气压和季风的交替影响较大。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冬季漫长,气候严寒、干燥。夏季受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降雨集中,气候温热、湿润。春秋两季是冬夏季风交替时期,气候多变。春季多大风,降雨少,易发生干旱;秋季降温急...
第二节 物候
第二节 物候 一、生物物候 (一)农作物物候 绥化地区为一年一熟的农作物区。其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谷糜、大豆和甜菜、亚麻等。这些作物都是随着季节 、气候的周期性的变化而变化的。 全区小麦一般都在清明节 前后播种。早的在3月中下旬,晚的在4月上旬播种;早的在4月下旬,晚的在5月上旬出...
第一节 气象降水
第五章 水文第一节 气象降水 一、降水 降水的地区分布绥化地区多年降水的平均量是483毫米。其降水量分布随着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地区西部的肇源、肇州、肇东、安达等市县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至440毫米。青冈、兰西、望奎、明水等县年平均降水量在450毫米~490毫米。全区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
第三节 地下水
第三节 地下水 一、地质特征 松嫩平原高平原区为第四系黄土状亚粘土,粉细沙孔隙潜水。表层黄土状亚粘土厚度20米左右,水位埋深5米~20米。水量贫乏,单井出水最一般小于10吨/小时。属于渗入蒸发型的。呼兰河左岸第四系沙砾石孔隙承压水,含水层厚度3米~50米,单井出水量10吨~20吨/小时。 松嫩...
第一节 土壤
第六章 土壤植被第一节 土壤 绥化地区的土壤种类繁多,分布错综复杂。全区共有11个土类,38个亚类,54个土属,95个土种。 一、暗棕壤 暗棕壤土类主要分布在绥化地区东北部的庆安、绥棱、海伦等市县的小兴安岭余脉的低山垂直地带中,是全区的重要林业基地。这里的生物气候条件是湿润冷凉,受季风影响,雨...
第二节 植被
第二节 植被 绥化地区处于小兴安岭森林向蒙古草原过渡的地带。东北部山区在植物区系上属于长白山植物分布区,其森林植被为红松阔叶混交林,是地带性的植被。中部和南部的丘陵、平原区与松嫩平原草甸草原相连接,在植物区系上属于蒙古植物分布区。在丘陵顶部分布有零星蒙古柞林,沟谷分布有蒙古柳灌丛,平原分布有草甸。...
第一节 土地
第七章 自然资源第一节 土地 绥化地区土地,根据其类型、特性和分布情况,划分5个土地资源区。 一、东部低山丘陵暗棕壤林业基地区 绥化地区东北部小兴安岭的西麓,包括海伦市的东北部、绥棱县东部及庆安县北部地区,其土壤具有明显的森林土壤的特点,主要为暗棕壤,其次为白浆土和草甸土。该区土壤总面积为9...
第二节 矿物
第二节 矿物 绥化地区西部无山,地处松嫩平原,除埋藏有石油、天然气外还有制砖瓦的粘土和建筑用沙。地区东部为丘陵半山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古生界以来的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分布很广,岩浆活动频繁,成矿的地质条件较好。蕴藏的金属矿不太丰富,非金属矿较为丰富。与半山区矿脉相接的中部漫川漫岗区有较为丰富的矿泉...
第三节 草炭
第三节 草炭 草炭又称泥炭,是在区内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植物残体堆积物。草炭资源被广泛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上。 在农业上应用草炭改土肥田,还可利用草炭配制不同适用范围的营养土,制造营养钵、腐殖酸类肥、菌肥载体等,作为商品进入国内外流通市场,以满足各种花卉、细菜栽培以及配...
第四节 野生植物
第四节 野生植物 绥化地区地处小兴安岭西麓低山丘陵向草原草甸过渡地带。山地、草原生长的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 木本植物有果松(红松)、杉松、樟子松、鱼鳞松、水曲柳、胡桃楸、黄波罗、胡波罗,分布在东北部的深山区;椴树、桦树、榆树,分布在中部山区;杨树、柞树,分布在浅山区。林下有灌木丛,生长杞柳、...
第五节 野生动物
第五节 野生动物 绥化地区东北部为小兴安岭山麓丘陵林地,西部为广阔的草原,江河沟泡遍布全区,原来野生动物种类颇多,近年来见少。 兽类有东北虎,在东北部深山近原始林区偶有出没,随林木生态变化,濒临绝迹。还有熊(黑熊、棕熊)、野猪、狼、梅花鹿、马鹿、狍子、罕达罕(四不像)、黄羊、狐狸、貂子、獾子、艾...
第六节 水
第六节 水 一、大气降水 绥化地区的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全地区可分为7个降水区: 1、呼兰河上游小兴安岭林区。包括绥棱、海伦、庆安等县境内。平均降雨量在600毫米以上,地表水十分丰富。 2、呼兰河中游丘陵区。包括海伦、绥棱、庆安、绥化、望奎等市县的绝大部分,属半湿润区...
第一节 水灾
第八章 自然灾害第一节 水灾 绥化地区的洪涝灾害比较频繁,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据有关史料记载,自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以来的300多年间,有89年遭受水灾,约平均每3~4年发生一次。有大水灾18次,平均每17年发生一次,重涝是20年一次。水灾多发生在沿江低洼地区和夏秋之交的季节 。...
第二节 旱灾
第二节 旱灾 绥化地区的旱灾,在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有记载以来的300多年问,有旱灾52年,平均每6年发生一次;有大旱记载14年,平均22年发生一次。 据历史记载旱灾年有: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1763年(清乾隆二十八年)、1766年(清乾隆三十一年)、1807年(清嘉庆十二年)...
第三节 风灾
第三节 风灾 春、夏、秋三季都有风灾发生,大风天多集中在4、5月份,灾害性严重的是龙卷风,一般性的风灾几乎年年都有。据记载: 建国前有4次: 1915年(民国4年)9月11日至12日,海伦县城西部遭狂风暴雨的袭击,一些地方房倒屋塌,大树连根拔起,庄稼减收8成。 1937年4月8日,安达第二区...
«
1
2
...
12085
12086
12087
12088
12089
12090
1209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