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机械变动
第二节 机械变动 随着改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进入80年代以来,在人口迁移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已由80年代前的迁入为主,转为迁出为主。1982—1989年全区迁入人口548292人,迁出879388人,年均迁出量达109924人。在迁出人口中,主要是农村人口,城镇人口,仍是迁入为主。据历年统计调查数...
第一节 性别构成
第四章 人口构成第一节 性别构成 绥化地区人口性别构成比例比较均衡。建国41年来,除1949、1954年女性多于男性7.3万人和1.6万人外,其余39年男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保持在50%—52%之间,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直在48%—50%的正常范围内。1990年全区男性人口3031741人,占...
第二节 年龄构成
第二节 年龄构成 全区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劳动年龄人口大幅度增加。1990年全区劳动年龄人口(男16—59岁,女16—54岁)为364.34万人,比1982年的313.66万人增加50.68万人,上升8.05个百分点。其中男性、女性分别上升4.31、3.74个百分点。而退出劳动年龄(男60岁以...
第三节 文化构成
第三节 文化构成 据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在全区总人口中,具有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36.70万人,占总人口的73.65%;占6岁及6岁以上人口的83.22%。其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40415人,占0.77%,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473130人,占9.02%;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1449890人...
第四节 职业构成
第四节 职业构成 解放初期,绥化地区经济贫困,生产落后,居民以农业为主。建国后,经过41年的生产建设,全区已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国民经济体系,行业、职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就业人数逐年增多,劳动力素质逐步提高。 一、在业人口的行业构成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区在业人口行业构成,物质生产领域(附...
第五节 城乡构成
第五节 城乡构成 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1990年全区共有城镇人口247.7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41.78%,比1982年城镇人口95.94万人增长159.65%;农村人口为345.1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58.22%,比1982年农村人口495.52万人,减少29.9%。 城镇人口增长过快...
第六节 民族构成
第六节 民族构成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区共有33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5712476人,占总人口96.34%;少数民族人口216924人(包括外国人加入中国籍的人口),占总人口的3.66%。全区现有32个少数民族,比第一次人口普查10个少数民族增加22个民族;比第二次普查22个少数民族增加1...
第一节 婚姻
第五章 婚姻家庭第一节 婚姻 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区15岁及以上的婚姻人口总数为4207014人,占总人口的70.95%,其中男性为2147018人,女性为2059996人,性比例为104.22%。 总的看,全区人口的婚姻情况是比较稳定的。从性别差异上看,未婚和离婚比重女性低于男性,有配偶和丧...
第二节 家庭
第二节 家庭 全区自1982年“三普”以来,总户数增长快于总人口增长。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区总户数为1395587户,其中家庭户为1394445户,集体户为1.142户。总户数比1953年、1964年、1982年分别增长264.36%、94.76%、14.64%。而全区总人口发展速度与19...
第一节 总人口的户口登记
第六章 户口登记第一节 总人口的户口登记 1990年全区户口登记总人口为5929400人。其中:①常住本县市,户口在本县、市的人口有5814499人,占总人口的98.06%;②常住本县市一年以上,户口在外县市的人口50553人,占总人口的0.85%;③人住本县市不满一年,离开户口登记地一年以上的人...
第二节 外出人口状况
第二节 外出人口状况 1990年全区外出一年以上人口206593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48%。望奎、青冈、明水、绥棱、海伦等5县市流出人口达12万人,占全区外出人口总数的58.24%。人口外流去向,一是分别向城市、集镇、矿区、林区、国外转移;二是关内移来绥化地区人口返回故里;三是超生户到外地隐居,...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七章 人口控制第一节 管理机构 绥化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是从1963年开始的,在地区卫生局设1名专职干部具体抓计划生育工作。1973年成立地区计划生育办公室,配备4名干部,与地区卫生局合署办公。1978年重新组建了绥化地区计划生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定为科级单位,单独办公。1981年4月,地区计划...
第二节 政策措施
第二节 政策措施 一、宣传教育 绥化地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是从196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发布以后开始的。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发表的《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和中共十二大提出的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指示要求,中共绥化地委两次...
篇下序
第四篇 农业篇下序 绥化地区境内,自两汉时期就有散居的夫余人从事农业生产。到清光绪年间,境内土地大面积开垦后,农业生产逐渐成为基础产业。然而,解放前境内农业生产始终没有摆脱粗放经营状态,发展缓慢。 解放后,广大农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改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不断改善农业...
第一节 封建土地制度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第一节 封建土地制度 解放前,绥化地区境内的土地为封建所有制,多高度集中在军阀、官僚、地主手中。解放初统计,占农户5%左右的地主、富农却占有全区土地的75%;占农户22%左右的中农占有土地20%;而占农户73%的贫雇农占有土地不足5%。拥有数百公顷乃至上千公顷土地的大地主各县都...
«
1
2
...
12088
12089
12090
12091
12092
12093
12094
...
17821
17822
»